能平静表达愤怒的产品经理,都是狠角色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2025-07-15 06:37:25

  ·  

0次阅读

在职场中,情绪管理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挑战,而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这一技能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应对跨部门的沟通难题,还要处理产研内部的项目管理压力,冲突几乎无处不在。本文通过真实案例,探讨了产品经理如何在愤怒时保持冷静,将情绪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

工作中几乎不可能没有糟心的事和负面情绪,因为工作本身就是逆人性的。 所以情绪管理是我们进入职场的一场必修课。尤其是作为产品经理,不管是跨部门沟通还是产研内部的项目管理。

冲突,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我特别佩服一类人,不管是多么大的冲突,他们都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面对冲突,他们仍然会一种很冷静的口吻和你进行问题/方案拆解、沟通。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01 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案例

去年下半年有个SaaS系统定制化项目,在合同签署会上时,甲方采购总监拍着合同说:“你们系统必须支持‘实时库存同步’,否则尾款免谈。”

在这之前,我对该系统做过评估,要实现这个功能需要对接客户7个系统,开发周期至少3个月,而合同约定交付期只剩45天。

时间倒退5年,我可能当场急了:“这根本不可能!你们这是霸王条款!”而如今作为一名混迹职场10年的产品老兵。我是怎么做的呢?——打开笔记本,调出客户现有系统的接口文档,指着其中3个字段说:

“张总,您看这三个字段的更新频率是T+1,而您的业务场景需要实时数据,其实核心矛盾在这儿(停顿)。

我们有两种方案:

一是分阶段上线,先做T+1的库存查询,同时帮您优化现有系统接口,1个月内完成;

二是强行做实时同步,但需要贵司IT团队配合开放数据库权限,可能影响现有业务流程(递上风险评估表)。

您更倾向哪种?”

会议室里沉默了两分钟,采购总监突然笑了:“小同志,我就欣赏你这种不急赤白脸的人。就按第一阶段来,后续再谈第二阶段。”后来那单不仅顺利收尾,客户还主动介绍了两家同行业的公司。

这让我想起刚做产品时,总觉得“愤怒”是种武器:需求被乱改时拍桌子,排期被压缩时吼“这根本做不完”,跨部门甩锅时直接甩邮件抄老板。

后来带的项目多了,经历过太多的冲突之后,慢慢地才懂:愤怒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总用最原始的方式释放它,最后伤了关系,误了事,还显得自己没本事。

02 对产品经理来说,愤怒是门必修课

做产品的都知道,我们的工作日常有一项就是经常“灭火”。

项目上线前夕,开发/测试告诉你核心业务流程突然测出来一个阻塞性bug。作为产品线负责人,心里是不是慌得一比?延期,就意味着要跟业务老板一遍遍地解释、道歉,遇到难缠地可能还会各种投诉你。

作为产品线负责人,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 爆发型:怒发冲冠,怒拍桌子:怎么回事?几轮回归测试,这么明显的问题都没验证出来吗?今晚别睡了!
  • 忍气型:行吧行吧,赶紧改改,我再去和业务老板们协商下,通融通融

上面两种方式,不论选择哪一种,都不是最优解。真正厉害的产品经理,会选择第三种方式:把愤怒转化为“精准的火力”,用平静的态度让问题暴露,用理性的表达推动解决

这里我可以给一个参考处理方案。

  • 深呼吸3秒(给大脑切换时间)
  • 召集团队(表情严肃但语速平稳):
  • “各位,我们现在遇到P0级问题(定性严重性)。支付接口报错,影响客户下单支付(陈述事实+影响)。这个模块我亲自跟过5轮验收,理论上不该出现编码问题(表达失望,不攻击人格)。
  • 目前我们需要开发同事尽快进行bug定位,修复后测试组依照测试用例同步回归测试(明确指令+资源支持)。
  • 今晚12点前必须上线修复补丁,之后我们开复盘会(聚焦解决,延迟追责)。”

愤怒的本质是“底线被触碰”,但表达愤怒的目的是“守住底线”,不是“发泄情绪”。平静的表达,能让对方意识到你在“理性解决问题”,而非“情绪对抗”;能让你的诉求更有说服力,因为情绪上头时的“必须改”,在对方听来不过是“我不开心”;更能让你在团队中建立“可靠”的形象——大家知道,跟你沟通不用猜情绪,只需要对事。

平静的愤怒,比吵架更有力量。

03 分享2个“平静的愤怒”技巧

作为踩过无数坑才摸到门道的“过来人”,我总结了三个能快速上手的方法,亲测有效:

1. 先给情绪“踩刹车”,深呼吸

工作冲突时,别急着争论孰对孰错,不妨通过用“事实+感受”代替“指责”去沟通:

“上周三的需求文档里,交互逻辑部分是你确认过的(事实),但我看到今天的测试报告里写了‘交互与需求不符’(事实),这让我有点困惑(感受),咱们要不要一起核对下原始记录?(解决)”

说句题外话,《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女主曹蒹葭为磨一磨二狗性子,送他一枚硬币,沉不住的时候就握一握硬币,异曲同工。

2. 用“选项思维”代替“对抗思维”

遇到开发说“排期太紧做不完”时,别急着说“不行就得加班”,不妨试试“共情+选项”代替“对抗”去解决:

“我理解现在项目排期紧张(共情),咱们有两个选项:一是优先保证核心功能上线,次要功能延后两周(选项1);二是申请协调资源支援,今天下班前给你答复(选项2)。你觉得哪个更可行?(决策)”

人在被给选项时,会本能地参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对抗。而且选项里最好有一个“轻松版”(比如选项1),让对方更容易接受。

04 解决问题最重要

工作这么些年,我见过最厉害的同事,不是永远不发火的“老好人”,也不是靠嗓门镇场的“暴脾气”,而是那些能在愤怒时依然保持清醒,用平静的态度把问题拆解清楚,用坚定的语气守住底线的人。

他们不是不会生气,而是懂得: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情绪爆发,而是靠“我能掌控局面”的底气

下次再遇到让你想拍桌子的场景,不妨试试:深吸一口气,把到嘴边的“你怎么回事”换成“咱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解决”。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火冒三丈的事,最后都成了你职场进阶的垫脚石。

毕竟,能平静表达愤怒的产品经理,早就在心里给自己颁了块奖牌——上面写着:“我,能解决问题。”

本文由 @小蜗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