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职场工作10年,细数那些年的得与失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2025-07-04 06:55:52

  ·  

1次阅读

从青涩的校园到忙碌的职场,从怀揣梦想的毕业生到历经风雨的职场人,一位90后在职场中度过了整整十年。在这篇文章中,她将细数这十年的得与失,分享那些成长的喜悦、挫折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2015-2025年,我已经工作满10年。此时此刻,我在家中的书房码字,点着灯,听着音乐,回忆过往的一幕幕。曾经幻想过,工作10年好歹混个领导或资深专家或创业成功,生活衣食无忧,孩子承欢膝下。

实际上,我还在一线打拼,为还房贷奋不顾身,生活勤俭节约,膝下无子。10年时间,我接受了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混沌,也有清晰;有得,也有失。接下来,欢迎大家阅读我的10年故事,希望给你激励,予你启发。

01 尚未配好剑,出门已是江湖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我没有一天不在刻苦学习,学习成为了我的习惯。上大学后,我依然埋头苦读,傻傻认为学习是大学的全部,直到大四开始找工作,才把梦中人惊醒。

每天奔赴各种宣讲会,网申投简历,虽然一直在忙碌,但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没拿到一个offer。

万幸的是,我发现身边人都在找互联网产品、运营相关的工作,还在做相关实习。我也跟风开始学习互联网产品和运营的知识,体验各种app,练习如何面试吹牛逼,跟着大部队在毕业前找到了一份产品助理的工作。

但毕业后的4年时间,我的职业生涯非常坎坷,加入的公司不是倒闭就是裁员。平时工作很努力,家里摆满了各种产品畅销书,但还是缺少做产品的天赋和手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我工作前4年存在的问题。小公司每天做的事情小打小闹,项目推翻一个又一个,我从实践中学到的东西非常少,只能从书本中去弥补。

想起来当初在创业公司的经历也是非常可笑。公司要求每个人不仅要做好手上的活,还要化身CEO参与头脑风暴,贡献创业想法。当时的我年少无知,就算提想法也是天马行空,一旦落地就粉身碎骨。

意识到自己做的项目没啥价值后,2019年初我再次从创业公司离职。当时心里非常不安,这4年没有积累任何业务经验,产品经验也不成熟,下一份工作该怎么办?

02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虽然我毕业后开局不利,但至少具备设计产品的能力。

机缘巧合下,2019年我入职了一家互金公司做产品。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我成长飞速,仿佛每一周的骨骼一节节在长。因此我表达欲爆棚,想要及时记录下来,于是开始写公众号,成为产品专栏的作者。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我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给生活增添了很多快乐。真的,人在状态好的时候,上天就会眷顾你,好事一件接着一件来。

2019-2023年,日子过得简单平凡,工作正常、生活平淡、偶尔旅游增添些许快乐,本来以为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2024年又迎来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待遇,这一年我只身一人前往上海工作。每天上班下班形单影只,一个人在出租屋熬过200多个日夜。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在床上emo一会才睡觉。

有时想到一个人在外打拼很辛苦还受委屈,又不自觉泪流满面,打电话给对象说要回去深圳不干了。最后又被理性拉回,对自己说:“如果现在放弃,当初为啥要来上海?”。

还好最后结果是感人的,在坚持8个月后,我终于回到深圳办公,有家住、有爱人陪伴、有妹妹常伴左右。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当初觉得天大的事,只要愿意等,终有等到心满意足的那一天。

03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现如今已经30多岁,没有大富大贵,没有一官半职,只有小富即安,也挺好。卡里有点钱、家里有房子住、身边有爱人陪伴、有个写作的爱好,心满意足。

不过随着年纪渐长,也失去了很多东西。小时候想要吃的零食,现在有钱买却不敢吃了;年轻时在老板面前敢想敢说,现在丧失了青春的冲劲;以前朋友很多,联系很密,现在只能在朋友圈相互点个赞。

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当怀念青春时只能靠回忆,然后一笑而过。

时间是一趟列车,在不同站点都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朋友一茬接着一茬,最终只剩下自己。

04 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

工作第一个10年,我觉得自己一直在奔波,一直在向外界证明我可以。极少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几乎没给自己的心灵放过假,身体亚健康。

下一个10年,工作上没有太多期待,我只希望自己身体自由、精神自由、持续有作品。

持续运动,保持身体健康,有体力有精力;有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减少依赖外界的声音,回归自我感受;大量阅读经典书籍,有优秀作品产出,有可持续收入。

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珍惜现在,畅想未来,希望下一个10年,我们归来仍是少年。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狐檬】,微信公众号:【小狐学产品】,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