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G端的AI应用方向——应急管理
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而在G端(政府端)的应用中,应急管理领域尤为关键。从自然灾害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高效性和精准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将深入探讨AI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方向,分析其发展历程、行业痛点以及AI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上次讲了监管与风险防控这个方向,今天再来讲讲另一个应用方向——应急管理 ;感兴趣的小伙伴,继续来围观吧!
2019年2月20日,应急管理部发布了《2019年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实施指南》,政策中指出,要全面建设包括应急管理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库,建设和完善监管数据综合应用、协同监管数据推送和反馈、监管投诉举报等建设内容,加快监管数据的共享和融合,逐步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和监管过程全记录,不断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2020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形成“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系统评估等新型能力体系,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要明显提升。
2024年,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2024-2026)》:要求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行动,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发展。
**应用内容:**通过构建安全生产数智管理平台,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企业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平台可接入远传仪表、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并通过AI算法进行分析,提前发现预警并发布预警信息。
**解决问题:**传统安全管理信息滞后,采集数据获取不及时,导致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无法实现精准预警。
**应用内容:**通过构建指挥事故平台,整合区域形成预事故案件及事故资源,“事故一张图”,查找事故物资、专家事故、事故队伍等信息,从而快速调配资源。平台内置突发事件响应流程,规范指挥和救援工作,提升事故消除效率。
**解决问题:**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良好作战能力不足,应急响应速度慢,造成效率低。
**应用内容:**通过定制平台,企业将企业情况传给AI助手,平台给出海关参考建议。同时,平台连接物联网传感器,实时分析数据,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并管控任务。这种动态风险评估系统能够有效解决风险和管控的问题,提升风险管控的精准度。监管部门通过平台随时了解企业风险管控工作落实情况。
**解决问题:**风险依赖依赖经验,管控措施执行难以跟踪,难以实现动态调整。
**应用内容:**利用AI技术,实现拍图快速识别现场场景,并借力信息化流程兼容,对场景定向追踪闭环,责任实现到人;通过智能AI模块,自动识别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如未佩戴安全帽、违规操作等)以及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如火苗烟雾、设备超温等),并实时预警预警信息;通过平台上报告盲人排查结果,监管部门实时跟踪整改程度,对未按要求整改的企业自动发出整改通知,确保盲人闭环管理。
**解决问题:**传统人工排查方式效率低,难以全面覆盖,且容易遗漏贫困,排放治理难以闭环。
**应用内容:**通过标准化手段提升执法执法的精准度和效率。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的安全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违法违规行为,并生成执法建议。同时,平台支持执法记录的数字化管理,确保执法过程透明、公正,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解决问题:**基层监管人员有限,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监管任务,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和高风险行业的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应用内容:**通过为企业和行业人员提供丰富的安全教育资源,涵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事故案例等多个维度。利用废物化的时间,将复杂的培训简单化,将枯燥的过程标准化。学员在线答题测试,及时反馈培训效果。
**解决问题:**传统培训方式枯燥,员工参与度低,培训效果难以量化。
**应用内容:**通过建设平台,实现特殊作业流程机器人,政府掌握企业开展特殊作业情况,对接政府数据库,自动扫描编号证书,10完成真伪核验及最多提醒。同时,平台支持通过摄像头+AI图像识别,实时监测特殊作业现场,对违规自动完成。
**解决问题:**特殊作业作业流程繁琐,现场监控难度大,资质造假问题时有发生。
**应用内容:**通过改造平台,构建人机良好的安全管理模式。平台支持智能风险识别与预警,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生产数据,提前发现弱势群体并预警信息。同时,平台支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为监管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的管理建议。
**解决问题:**传统安全管理依赖人工,效率低下,且容易导致流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安全生产需求。
本文由 @大厂毕业的厨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