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必看!能提升效率的事情,坚决投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2025-06-19 03:13:58

  ·  

0次阅读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提升效率是品牌发展的关键。然而,许多企业在尝试引入高效工具或产品时,却因前期成本过高而难以坚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通过合理的策略降低成本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个能提升效率的产品或者工具,在开始的阶段并不真正能节省投入,甚至多数企业没有等到赚钱就已经退出市场。

今天和社群圈友聊了4个多小时,聊到他现在做的产品。从效率来说,开创了行业先河,产品如果落地可以节省至少2/3的人力,同时提升门店服务体量。但目前的问题是成本降不下来,用的门店不多。如果按照他现在的对外售卖价格,门店使用这些产品,大概率是会亏损的,成本太高了。

我给他分享了一个案例,福特 T 型车,没错就是120年前的福特汽车。流水线生产模式是福特首创的,他开启了规模化生产先河。

1908 年福特 T 型车的成本是 850 美元到 1925 年降至 260 美元,当时同类车型(如雪佛兰、别克)价格普遍在 400-600 美元,福特 T 型车凭借成本优势占据美国汽车市场超 50% 的份额。

低价策略迫使竞争对手跟进效率改革,推动整个行业向规模化生产转型。

但前期是极度痛苦的。如果没有之前主营业务赚的钱,福特能不能坚持到最后,是另外一个问题。

如今的ai甚至某些行业服务产品化的变革也都在切切实实的发生,但现在的市场不足以支撑规模化,产品成本降不下来,品牌只能苦苦的守着。而这时间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没有其他业务带来的收入,你是难以活得下来的。

基于本地,服务产品化的工具要向3个方向调整。

第1,产品平替是否具有可能,尽可能压缩设备成本,能让市场先用得起这些产品,能体验到它的好。否则产品再好,也没有人知道。

第2,重点区域做打样,立典型树标杆,做好示范效应。找一些关键节点来配合落地,每做一期就要让当地人知道你的产品或者是服务。 这套体系很成熟,利用线上的玩法很顺畅

第3,成本共担或者是未来风险买断。效率型产品的变化是什么,成本。一台设备今年300万的成本,可能随着产品的平替或者提升,明年只要100万,谁先入场谁就会产生亏损,怎么办。奖励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对未来风险分摊,弥补业务损失。

这3步一个是对内降本,一个是对外做展示以及分担风险,产品好能提升效率这样的价值就更加有意义。

每个品类阶段不同,策略也不尽相同,不过市场最终会奖励敢于「吃螃蟹」的人。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陈罡Pro】,微信公众号:【陈罡Pro】,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