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现象深度解析与产品经理的自我思考
在消费升级与情感经济崛起的浪潮中,泡泡玛特旗下的IP Labubu凭借其独特的“丑萌”形象迅速席卷全球市场,创造了多项现象级数据。本文将深入剖析Labubu成功背后的多维因素,包括其颠覆性产品定位、成瘾机制设计、全球化破圈路径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隐忧。
在当前消费升级与情感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市场。2025年春夏之交,这只长着尖牙的“丑萌精灵”创造了多项现象级数据:洛杉矶门店凌晨3点排起千米长队;伦敦牛津街因抢购冲突被迫暂停销售;一只薄荷色初代Labubu在永乐拍卖会拍出108万元天价;泡泡玛特海外收入暴增375%,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港元。
Labubu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是设计师哲学、用户心理、精密的商业机制和全球化叙事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产品设计、用户心理、增长策略等维度深度拆解Labubu的爆火逻辑,并为互联网产品经理提炼出一套可复用的方法论框架。
Labubu的成功首先源于其打破常规的产品定位,它不是简单地创造一个“可爱”的形象,而是提供了一个承载复杂情感的“不完美”容器。
设计师的“北欧童话”基因
Labubu出自香港设计师龙家升(Kasing Lung)之手。他早年移居比利时,深受欧洲古老精灵传说的影响。Labubu并非凭空诞生的“怪兽”,其原型源自北欧神话中的奇幻生物。这种“有根源的想象力”为其赋予了超越普通潮玩的文化底蕴。龙家升刻意保留其九颗尖牙、狡黠又无辜的眼神和歪斜的笑容,这与传统迪士尼式“完美、善良、快乐”的甜美风格形成鲜明反差。
这种设计哲学精准呼应了Z世代对标准化审美的叛逆,数据显示65%的Z世代用户认为Labubu代表着一种“无害的反抗精神”。
从“角色”到“情感投射容器”
与拥有固定故事线(如漫威、迪士尼)的IP不同,Labubu没有宏大的世界观和既定的人设。这种“叙事留白”恰恰是其成功的关键。它将解释权完全交给了用户,使其成为一个纯粹的情感投射容器。
用户调研表明,72%的18-30岁消费者将Labubu视为“情绪搭子”,用于缓解职场焦虑和社交压力。北京上班族小彤的典型反馈是:“加班后拆盲盒,就像给自己一份无人打扰的礼物”。心理学家分析指出,这种情感投射使玩偶成为用户现实压力的释放载体和无言的陪伴者。
Labubu通过构建一个三层式的价值金字塔,满足了从大众玩家到核心藏家的多层次需求,这也是产品经理在设计用户分层时可以借鉴的。
Labubu的核心产品机制建立在对用户行为的深度洞察之上,形成了一个从“上瘾”到“分享”再到“增值”的增长飞轮。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直言:“用户购买盲盒获得15分钟愉悦感,本质是情绪价值的交易”。该机制的科学原理是多种行为心理学模型的叠加应用:
Labubu成功地将一个实体产品,转化为可在社交网络中流通和增值的“身份资本”。
这个体系成功地将消费行为转化为社交行为,形成了“消费-展示-互动-增值-再消费”的完美闭环。
Labubu的全球化进程展现了成熟的“Glocal”(Global + Local)运营策略,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文化反向输出”的跃迁。
Labubu的全球化并非简单的产品复制,而是采用了“全球IP,本地叙事”的策略,与当地文化进行深度嫁接。
这种策略的核心正如泡泡玛特海外负责人所言:“我们不是把一个中国故事翻译给世界听,而是邀请全世界的艺术家和消费者,用我们的IP来讲他们自己的故事。”
随着Labubu的全球性爆发,其产品和运营体系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风险同样是任何快速增长的产品需要警惕的。
Labubu的案例为所有产品经理,尤其是数字产品和互联网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一套可深度复用的情感经济模型。
与其直接复制功能,不如用以下四个战略问题来审视自己的产品:
1)情感与身份:“我的产品的‘Labubu’是什么?”
2)习惯与仪式:“如何设计用户的‘收集行为’?”
3)社区与地位:“产品中的‘隐藏款’是什么?”
4)生态与周期:“我们的‘主题乐园’和‘动画片’在哪里?”
Labubu的崛起,标志着消费价值评估体系的根本变革:当一个人造物承载了足够的情感投射、圈层认同和文化叙事,它便能超越实体功能,成为一个高溢价的商业符号。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终极挑战不再是优化一个功能或提升一个指标,而是构建一个“意义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香港设计师的笔触、东莞工厂的模具、泰国部长的授勋、TikTok上青少年的狂欢、以及每一位普通消费者拆开盲盒时的心跳,共同凝结为一个价值3000亿港元的商业帝国。
这或许正是情感经济学的终极密码:让每个用户在你的产品中,看见并接纳那个不完美但依然可爱的自己。
参考资料
Labubu现象:一只丑萌怪兽如何成为全球Z世代的社交货币(2025)
拉布布爆款系列解析(2025)
“中国潮玩之都”东莞酝酿下一个爆款(证券时报,2025)
LABUBU凭这三点狠狠出圈(数英网,2025)
谁在买爆泡泡玛特(搜狐,2025)
品牌如何抓住明星“野生流量”(澎湃新闻,2025)
你想要的LABUBU,可能产自这座“中国潮玩之都”(2025)
Labubu商业模式的成功背后(搜狐,2025)
单只被炒到108万,Labubu在全球杀疯了(2025)
泡泡玛特的基因深处早已刻下全球化密码(21财经,2025)
高盛:泡泡瑪特Labubu需求強勁但供應面臨挑戰(Yahoo财经,2025)
拼酷品牌将故宫点翠凤冠解构为1000+ 标准化模块,通过0.01mm激光切割实现非遗工业化
本文由 @掠蓝蓝蓝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