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解构”B端工作台
在当今数字化办公时代,B端系统已成为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信息割裂、待办遗漏、操作路径长以及新人入手难等问题,却常常困扰着企业用户。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工作台作为B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工作效率的提升与否。
通过分析和调研企业用户行为发现,B端系统使用中常会遇到的问题:
在行业通用解决方案中,工作台就是一个很常规的解决手段,而工作台的设计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工作台是虚设还是实际有价值,本文就带你来解构B端工作台的产品设计
根据用户角色和目标差异,工作台可以分为以下2类
不同目标的工作台,在产品模块和具体设计上都有不同,本文主要是以任务型工作台作为说明,部分管理型工作台是任务型工作台的数据聚合,比如张三作为商务待续客户数是20个,那作为他的mgr的待续客户就是下属之和,然后以一定的图表去做呈现
工作台是一个功能聚合页面,针对某一个模块,可能是所有角色都有,可能是某几个角色有,也有可能是指定角色有,所以更建议是按单个模块分别开发和控制权限,灵活性更强。类似将每一个模块看出一个积木,最后拼成一个页面
通过分析工作台的用户痛点、竞品参考、用户需求等,可以得出工作台一般会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2.2.1 核心数据
在需求分析的模块有说明如何定义角色的核心数据。针对各岗位而已,核心数据离不开以下几块内容:
由以上几个维度进行调研、分析、拆解,就能得出3-5个一级维度,再从一级维度去拆解成关注的指标,就得出该用户的核心数据。所以具体的步骤包括:
(1)**明确角色,**核心用户是谁是哪个岗位,因为每个岗位职责不同工作台需求也不同
(2)梳理核心工作流,通过访谈或观察等方式,对所有用户角色的核心工作流及工作预估占比进行梳理:
(3)拆解核心工作流,针对该用户角色的核心工作项,进一步识别每个角色的行动点或关注点、考核点,如CSM注重客户沟通/拜访数量,那针对这个一级类目,哪几个指标是重要的呢,关联到公司对于CSM的过程考核中,要求CSM两周需要全部覆盖沟通/拜访一次客户,那在核心数据和待办事项对应就有:近2周未沟通/拜访客户
(4)设计具体的交互样式,是以直铺、折线图、饼状图等各种图示如何能体现核心数据。这个部分可多与UED进行交流
(5)除此之外,最好是提供可配置的仪表盘,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添加或拖拽等方式自定义看板,原因在于虽然角色有统一的工作流和考核指标,但是每个用户针对达成这个指标做的事情和关注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允许自定义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灵活性,满足用户需求
基于竞品参考以及本身业务梳理,拆解出CSM工作台功能列表初版。这个每个公司每个岗位职责都不一样,此处仅为举例,以下同。并且,待办事项也可以按照以上的顺序进行拆解,在下一个模块不单独说明
2.2.2 待办/异常提醒
待办/异常提醒,可以按事项分类或时间分类
(1)按事件分类
以提醒的具体事项进行提醒,点击可查看具体事项的详情。比如待处理审批(3),表示有3个待处理的审批,点击数字,则可以查看哪3条待办的审批
**待办事项:**基于登录人的待办事项提醒,针对紧急需要处理的可以红色标识。如:
(2)按时间分类
以日历的样式展示提醒信息,更适合于待办可以具体到日期的场景,并且可以对待办进行添加
2.2.3 快捷工具
快捷工具模块,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可根据实际业务选择其一或多个:
2.2.4 消息中心
消息中心模块,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可根据实际业务进行选择其一 或多个:
负责的工作台上从上线到使用已经一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站在当前的节点,去回顾产品设计和维护,会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本文由 @亚亚的半亩产品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