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 Vol 2.2 思考力
在复杂多变的产品管理领域,思考力是产品经理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本文深入探讨了思考力的重要性及其四大策略:批判性思考、本质思考、系统思考和前瞻性思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在《思考的艺术》对思考的定义:
思考是任何有助于明确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或者满足求知欲的心理活动;思考是对答案的探索,对意义的寻求。
思考过程包括大量的心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有细致的观察、记忆、琢磨、想象、调查、解释、评价和判断。当我们解决问题或者做出决定时,其中的几种活动往往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
做什么比如何做更加重要,产品经理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决策,如:
在《思考快与慢》介绍了系统1和系统2:
我们需要采取思考力策略减少直觉导致的决策失误。
批判性思考是一种借助质疑、分析和评估来判断信息合理性与价值的思维方式。
它是思考力的基础及核心,通过批判性思考我们可以对所读、所听、所见主动进行审慎的检验。
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
核心是通过结构化提问解构论证,结合证据评估与逻辑校验,最终形成独立判断。
1️⃣ 解剖论证结构:定位论题、结论与理由
论题类型:
识别结论:作者希望读者接受的终极观点(提示词:因此、所以、表明);
挖掘理由:支撑结论的证据或逻辑依据(提示词:由于、鉴于、研究显示)。
案例:对“坐月子不能洗头”的论证,结论是“不能洗头”,理由是“会得头风”。批判性思维需质疑理由的时效性(现代条件已改善)和证据强度。
2️⃣ 澄清语义:识别歧义与情感操纵
案例:“高收入带来幸福感”中的“幸福感”需明确定义——是物质满足还是精神富足?
3️⃣ 揭示隐含假设:价值观与描述性假设
4️⃣ 评估证据效力:来源、类型与可信度
证据类型包括个人经历、典型案例、专家意见、研究数据等,需批判性审视:
5️⃣ 识别推理谬误:拆解逻辑陷阱
6️⃣ 探索替代原因与省略信息
可以将上述方法+阅读的内容作为提示词发送给AI进行批判性阅读思考。
本质思考:也叫做“刨根问底”、“抽丝剥茧”、“不断追问”,即从问题表象分析深层次原因,可用于需求分析、复盘总结、和创新。
你可能看过下面的例子:
100多年前,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先生到处跑去问客户:“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马”。很多人听到这个答案,于是立马跑到马场去选马配种,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福特先生却没有立马往马场跑,而是接着往下问。
你为什么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 因为可以跑得更快!
你为什么需要跑得更快? ->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更早的到达目的地。
所以,你要一匹更快的马的真正用意是?-> 用更短的时间、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很多用户或者业务部门提“需求”的时候,有时候会直接提出“解决方案”而并不是业务需求,亦或者他们提需求的也无法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需求。这就需要产品经理在“接收”需求的时候,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追寻他们的本质需求。
如何本质思考
尽可能多了解问题的背景信息,同时保持质疑的态度,有意识的训练。
可以想象是在剥洋葱,每问一个问题,就是剥一片洋葱,直到回答为最基本的事实,无法继续追问时则意味着抵达了问题的真相。
(1)需求分析
需求三问:需求的场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个功能)是什么,用户需要这个功能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本质诉求是什么。
举一个我在工作中的实际例子:
运营需求:能不能把轮播图组件的上限从10个提高到20个。
通过追问,我们可以得出增加“轮播图上限”的
再回到马和车的问题:
(2)问题分析
即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就现象论现象,加强规律性分析,不断增强工作的规律性。现象都是在一定具体联系中有条件性的存在,而联系是出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现象也总是随着条件的变化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从联系中,通过对现象背后的“所以然”和“所当然”的追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比如:网易云音乐的用户活跃度下降,网易云音乐的措施是增加听书、播客、社区等一系列不符合云音乐定位的功能,短期带来一定的活跃提升,但是导致产品越来越臃肿,影响了核心用户使用体验从而流失。而网易云音乐用户活跃度下降的本质原因是有版权太少,作为听歌用户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听到想听的歌。
(3)产品创新
马斯克将第一性原理作为其颠覆式创新的核心思维工具,第一性原理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每个系统中存在最基本、不可违背的命题或假设” 。马斯克将这一哲学概念转化为实践方法论,通过回归事物本质,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在航天、能源、交通等领域实现突破。
在产品设计领域,第一性原理即抛开“别人怎么做”“过去怎么做”的参考,从用户在物理世界最基本的痛点问题出发,进行推导。
例如微信群的设计即回归物理世界人们的群关系:
群体存在场景中,人们随着场景的转换接触不同的群体:上午工作时,会因为要讨论问题而聚到一起;中午吃饭时,附近的几个同 事聚到一起商量去哪里吃;下班后,几个好友分别联系着一起去踢球, 或逛街、看电影。
群体具有随机性:在所有场景中,群体参与者并不固定。讨论A项目工作的是一拨人,讨论B项目可能又是另一拨;相约活动的好友也不一样,可能今天和这拨人踢球,明天又是另一拨,吃饭或看电影的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拨。
对群体的认知存在于个体:人们是通过“有甲、乙、丙这些人在这个群里”的认知来识别不同群体的。所以当你想要发起一次聚会,总会先去联系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
在物理世界中并不存在群id这样固定、提前预设的东西,因此微信群不需要像QQ群一样提前把群建好,然后通过群ID邀请人加入,而是可以邀请2个人就可以创建一个群。
系统思考来自于唯物辩证法: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内容,用以表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即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系统思考,就是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对象作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并且多方面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动态中分析,以把握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处理好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等关系,争取从总体上实现最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系统思考的要求:
一是善于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上把握,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就现象论现象,加强规律性分析,不断增强工作的规律性。现象都是在一定具体联系中有条件性的存在,而联系是出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现象也总是随着条件的变化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从联系中,通过对现象背后的“所以然”和“所当然”的追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是善于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体中观察,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加强全局性谋划,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所有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所构成的一张网的连接点,也都是和别的事物在联系中的存在,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联系去下判断、做决策和干工作,必须在统揽全局中加强顶层设计。
三是善于把当前的问题放在过程中研究,加强前瞻性思考,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不能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管当前、不管长远,要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所有事物都是作为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而存在,每一个事物只能是处于某一个具体阶段的事物,都是前面阶段发展的结果,也是后一阶段发展的起点,只不过是处于时间链条上的一个点,因此,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鉴往知来。
在产品管理中,系统思考是一种把“产品”及其相关要素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视角出发来分析、设计和优化的思考方式。它帮助产品经理跳出单一功能、单点优化的惯性,聚焦全局、关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最终实现更可持续、更高效的产品发展。
如何系统思考
(1)空间维度:脱离局部看整体
产品是一个生态系统,功能之间是联系的,不同角色之间也是联系的。比如调整功能布局优先级可能影响转化率,进而改变用户结构,最后连客服压力都变了。
横向思考:
关注需求对关联的其他功能、系统、利益方的影响,如果涉及不同利益方(如平台、商家、用户),需要衡量对各方的正负反馈。产品经理在梳理的时候可以使用泳道图按照主流程、逆向流程和分支流程来进行,也可以按照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和物流的维度来梳理,再结合每个流程节点来判断受影响方。
比如优惠券功能,需要考虑:
纵向思考:
纵向思考包括向上和向下思考。
向上对应的则是结构层、范围层和战略层,比如做满减优惠券功能,我们可以思考
1️⃣ 满减优惠券上层的模块应该是优惠券体系,优惠券体系的上层是奖品体系,奖品体系的上层是整个营销体系,营销体系的上层可能是电商系统。可以考虑和奖品体系结合,比如新用户送优惠券、完成任务送优惠券、支付完成送优惠券。
2️⃣ 满减优惠券在营销中的定位提高客单价,考虑更多提高客单价的方式,比如“顺手买一件”。
向下对应的是表现层和框架层,即某个功能的页面布局、交互、导航和界面等。
向下的部分可以借鉴可以像素级模仿,毕竟这个东西是显而易见的,但向上的部分则需要产品经理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经验积累+深度思考来提升。
(2)时间维度:前瞻性思考
产品是动态发展的,资源分配永远存在矛盾。
很多产品经理容易陷入短期迭代,为了追求短期的kpi指标,但是忽略了长期的更有价值的事情。
在决策时,我们需要思考这个决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1年或者几年后)产生的影响。
在toB SaaS产品中,定制化是很常见且棘手的问题。短期而言,接受定制化可以拿下订单,但是长期而言,会降低人效、增加软件复杂度和维护成本,解决方案是不做这个客户坚持标准化、做但是控制定制化比例(比如20%以内)、或者投入资源开发PaaS平台。
在toC产品中,经常能看到一些产品看到别人做自己也加,比如支付宝为了增加月活,增加短视频、社交、电商和社区功能,短期而言,能够增加一小部分活跃度,但是长期来看则会让产品变得臃肿,使得更加用户转向微信支付。
思考力是通过系统性思维解决问题、优化决策的核心能力,包含四大策略:
产品经理需通过持续思维训练,建立多维度思考框架库,在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等场景中提升决策质量。
参考书籍:
《学会提问》、《思考快与慢》、《思考的艺术》、《腾讯产品法》
作者:产品经理费德 公众号:费德漫谈产品
本文由 @产品经理费德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