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应该引入AI
在 AI 时代,如何让产品更具智能化,同时保持用户体验的流畅性?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 AI 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关键技术与策略,帮助产品经理在创新与实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当下AI技术火爆,仿佛所有产品不加个”AI功能”就落伍了。但就像不能因为电钻好用,就非要拿它拧螺丝一样,产品经理需要理性判断:你的产品真的需要AI吗?
大模型比较擅长语义理解、总结、生成,能够从大量数据中学习模式并做出预测,且具备很强的适应性,相较于AI1.0时代的模型具备很强的泛化能力,能够更针对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AI就像一个有超能力的员工,但它有明确的专长领域:
比如,电商客服系统引入AI后,自动回复率从30%提升到80%。但遇到”包裹被狗咬破了怎么赔偿”这类复杂问题,还是需要人工介入。
目前AI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知识密集型任务和流程自动化任务两种:
基于AI核心技术进行应用场景适配的话:
引入AI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价值:即为用户降本增效。
价值评估四问法:
企业是否引入AI ,就目前国产大模型而言,底层差距不大,最大的差异化可能在于数据的质量。首先判断这家企业有没有沉淀下足够的数据支持进行AI的投喂和训练。
建立成本收益对照表:
比如非要增加AI语音控制,但是硬件成本上涨30%,但用户使用率仅5%,这种AI功能就不太需要做。
当你的产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应该引入AI:
产品经理的终极考验,是让技术回归解决问题的本质。
本文由 @思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