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分享 | 国境以西
“为什么想去丹东?”
“想吃烧烤了。”
接下来几天我学会了开车,期待有一天能在其他地方自驾游。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1号邮轮码头,当日风很大,非假期游人不多。)
(鸭绿江大桥,空箱的货车不断从对面驶来。)
(“第四大城市”新义州,最高的圆形建筑叫太阳楼。)
(作为游客难免对这个神秘国度有猎奇心态,但面对平平无奇的对岸景观,老人们提不起兴趣,小孩更不知道看些什么。)
(透过游船的玻璃望向对岸,照片里还有舱内的反射。背景中松散的多层建筑貌似无人居住,岸边数十米间能依稀看到岗哨,军人与步枪。再靠江边则有零散的捞沙工人,在码头上,或在沙船甲板。他们对于这边参观的游船大概已见怪不怪了,到底谁在看谁呢。)
(爬上山顶看到的白猫,她说我们像退休的老人一样悠闲。)
(玩无人机的人,刚好起飞到他的头顶时拍下这张。)
(山中的针叶林,它们适合在干冷的地区生长。这也是我第一次踏足东北,以后还有机会。)
(散步的路径中有很多被大风吹落的樱花,一块块像雪。)
(空荡的游乐场,从前的孩童应该把欢乐留在了这里。)
(树下的孔雀。)
(临近傍晚时刻,饲养员出来喂猴了。他们之间应该有某种默契,猴群并不争抢,而是等待他把一个个果实抛到自己手中。)
(大蜜蜂)
(猴子安静地享用晚餐。这时一对情侣买了几袋水果来投喂,他们见猴后异常兴奋,似乎是平日的一种爱好。)
(水面上的落樱,我竟心生一丝“物哀”,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
(太阳快下山时飞行器在天空设计了一个优美的弧,刚刚经过塔顶后按下快门。)
(貌似宾馆已结业多时。)
(对倒)
(吃烧烤前还有一些时间,于是在火车站附近的老街中转转,感受一下时间。)
(天色快完全暗下,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个角度不错。)
(一个有趣的建筑。)
(独自晚餐的人)
(结业)
(两兄弟都挺有趣的,近年来逛废墟成为一种爱好。)
(旧厂房前有一辆空置的手推车,不知这边能购物,抑或是拾荒者的工具。)
(孤独)
(Film works indeed.)
(失焦的大门)
(我想找一块漂亮的石头——《粗野派》)
(被遗忘的某种装置)
(机器之心)
(细节)
(远处看像一副画作。)
(各种几何形状随意地堆积。)
(漩涡)
(扶着锈迹的楼梯爬上楼顶,趁人上来没留意时按下快门。)
(刺猬)
(这道光很漂亮。)
(遗物)
(机器被植物渐渐包裹。)
(严重事故)
(建于1935年,90岁生日快乐。前身为大连日报社旧址之一,搬离后成为居民楼,现况保存不佳。)
(楼下餐厅,离场后留下的残骸。)
(里面静悄悄的,于是外乡人也不敢大声说话。)
(走道阳台堆积了各种时间的产物。)
(逐层勘探。)
(楼外午后的光影)
(漂亮的楼梯,每层还做小错层。)
(阳光在旧楼表面写一个V字。)
(一个有古老树木的小区。)
(音响外放的快递小哥一直在周边徘徊。)
(漂亮的医院里有一个漂亮的水池。)
(水影)
(病友交流,“我病了也想在这住院。”我说。)
(水花四溅,医院小公园的喷水池。)
(樱花)
(疗养中)
(Blonde)
(漂浮物)
(麦记的招牌在晴空下格外亮眼。)
(堤岸的碎石,远处体育馆前有些人尝试接近大海。)
(“飞机啊。”)
(“I am just a cabin crew.” “ I know.”)
(市场外的摊贩,照片上方有条优美的弧形高架。)
(影么鬼啊?北极真的有那么多欢乐吗?)
(点整?)
(你爱买不买。)
(我都系第一次见。)
(各种奄奄一息的海鱼,老板说是钓上来的。)
(很多大连人不认为他们是东北人。)
(市场外玩耍的孩童。)
(漏水)
(过去的拿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