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必读:如何从问题出发打造有价值的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2025-04-18 01:53:56

  ·  

1次阅读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经理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要设计和创造产品,更要通过产品解决实际问题,为用户和企业创造价值。然而,如何识别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平衡用户价值、产品价值和商业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中如何从问题出发,精准定位问题、评估问题价值,并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产品问题与用户问题的差异,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打造有价值的产品。

产品经理就是设计和创造产品,并通过产品为人解决某个问题。我们讨论的是人类社会的问题,不是科学领域的客观问题,其次我们讨论的问题 ≠ 疑问。

客观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人类所有的感知和知识,都是对现实世界简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承认自身对现实世界认知的局限性和有限客观性。我们需要对现实复杂进行抽象和简化以便能够快速地抓住核心矛盾。

一、问题是什么

问题之所以被称为问题,是因为它不符合事情发展的正常规律,对事情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所以问题的本质就是现状和期望之间的不匹配。

因此,当现状和目标期望出现了差距和偏离的时候,就叫问题。判断问题是否存在,就看现状和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差距。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消除现状和目标的落差。

产品经理第一弹-从问题出发

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

产品经理不仅仅是为用户解决问题,还需要识别出有价值的问题。

先来说说三个价值:用户价值,产品价值,商业价值

用户价值:用户为了解决问题使用产品或服务获得的收益与付出成本(时间、金钱、精力等)的差值。不仅仅要考虑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带来的体验(收益),还要考虑解决相同问题的其它产品或服务的旧体验(收益)以及从其它产品/服务迁移到我们的产品/服务带来的迁移成本。

  •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俞军)
  • 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梁宁)

**结合梁宁的产品价值,可以转化成:**用户价值=新产品价值-旧产品价值-迁移成本

世界上存在无数的问题,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产生问题,我们要去解决哪些问题?

为用户解决重要问题带来的用户价值更大。同时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成本和可行性以及带来的收益,平衡商业价值。

产品经理第一弹-从问题出发

问题重要性= 问题×单次问题损失×发生概率× 用户规模 ×发生频率 × 可感知系数 × 紧急度系数

  • 单次问题损失:直接经济或体验损失(如用户流失率、客单价损失)。
  • 用户规模:受影响用户数。
  • 发生概率:问题单次出现的概率
  • 发生频率:问题发生的频率,比如一天可能发生几次。
  • 可感知系数:用户对问题的敏感度。
  • 紧急度系数:问题是否需立即处理。

举个例子:很多人希望长生不老,这个问题非常值得被解决,但是目前没有产品/服务能够实现,没有可行性,不是价格的问题。

因为无法提供产品/服务来解决这个问题,和用户进行交易,所以这是一个没有商业价值的问题。当然市面上有很多虚假产品,这类产品没有用户价值(用了之后没有用),所以即使有交易也没有商业价值。

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服务,期望获得商业价值。

用户: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期望解决问题获得用户价值。

产品经理第一弹-从问题出发

商业价值:商业的本质是交易,商业价值的本质是企业提供产品/服务与有需要的用户进行交易实现的经济收益。

商业的基石:让消费者获益,为用户创造价值,这件事永远是不会变的。 当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冲突时,优先保证用户价值,用户价值是商业价值的基石,没有用户价值则没有长远的商业价值。

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交集就是产品价值,从 2 个视角去理解产品的价值:

1) 产品对用户的价值:用户使用产品的综合体验(效用)

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梁宁)

2) 产品对企业的价值:企业为什么要生产和销售这款产品?

总结:用户价值是起点,产品价值是载体,商业价值是验证。

三、产品问题

**产品问题:**为了解决用户的问题,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引入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产品本身的不完善,或者是方案本身就不合理导致的。

四、案例分析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用户问题和产品问题的差异。

用户问题:用户想要变瘦,穿衣服好看,喜欢被人夸瘦。实际是用户比较胖,预期与现实产生了差距。

为什么用户要追求这个?

社会意识:瘦即美!当然美有很多指标,瘦只是一个指标。

产品:薄荷健康为了帮助用户减肥,基于消耗能量(基础代谢+运动)> 摄入能量原理 ,让消耗能量(基础代谢+运动)> 摄入能量,长期坚持就能瘦,要想瘦的快只需要尽可能扩大每天消耗能量-摄入能量的缺口即可。

提供的产品是一款 app,根据当前体重、目标体重、减肥时长以及基础代谢,推荐每日摄入的热量。如何搞清楚用户每天消耗和摄入的能量呢?需要用户记录每日消耗的热量和摄入的热量。

产品问题:

1.基础代谢消耗热量不准确:不同典型人群的基础代谢有公式可以计算,但存在个体差异而产生的数据误差。

**2.**运动消耗的能量不准确:每天记录运动类型和消耗的热量,提供一个数据库记录运动种类和时长对应消耗的热量,会根据不同人群乘以对应的系数,但存在个体差异而产生的数据误差。

**3.**每日摄入的能量不准确:让用户记录每日摄入食物种类和重量,这个环节误差最大,问题最多:

  • 食物热量不准: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热量会因为食物的加工方式、食材配比、加工时长变化。举个例子西红柿炒鸡蛋热量怎么算出来的?先人为定义菜的食材配比:生西红柿 100g,生鸡蛋 50g,食用油 5g 等等,然后根据各类食材标准食物营养成分(多数都是生的)*重量 计算得出西红柿炒鸡蛋的总热量,然后根据用户吃了多少克算出摄入的热量。关键是每个西红柿炒鸡蛋配比不同,而且都是熟的,有些地方还喜欢放很多糖,热量差异很大。
  • 估算的重量不准确:我相信大多数人吃饭是不会称量重量,单凭肉眼估算每餐每种食物的重量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准的,即使经过培训还是不准。即使用秤称量,中餐有很多菜都是多种食材混在一起,单独称量很麻烦,混合在一起秤食材配比又不准,全是问题。

4.反人性:产品使用过程过于繁琐,且需要长时间坚持,大多数用户无法坚持。爱美想瘦是顺人性,满足口腹之欲也是顺人性且优先级更高,美和满足口腹之欲相比,大多数人还是优先满足口腹之欲。

综合来看:

薄荷建库 app 的用户价值,对于多数人来说为负数,付出没有回报。用户想得到(想要变瘦)的没有得到,但却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记录数据还要对抗人性管住嘴。

真想减肥的人,即使不用这款 app,只要控制饮食多运动观察一段时间有没有变瘦,没变就继续减少饮食加大运动慢慢就瘦了。不需要记录数据,所以我的观点是薄荷健康 app 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很小。

结果表现为:用户量很大,但活跃用户很少,春天用户活跃度最好,其余时间活跃度下降,冬天活跃度最低,能够真正减肥成功的人很少。

本文由 @知无涯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