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S库存管理:新货必须“后进先出”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2025-04-17 01:55:54

  ·  

2次阅读

在仓储和库存管理中,货物的出入库顺序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是遵循传统的“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库存周转和商品新鲜度,还是采用“后进先出”策略,优先销售新货?这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商业逻辑和管理智慧。本文将深入探讨“先进先出”与“后进先出”两种库存管理策略的适用场景、优缺点,并结合真实案例分析企业如何根据商品特性、业务目标和技术能力灵活选择库存管理策略。

今天唠唠:仓库里新到的货,非得“后来的先走”吗?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坑可不少!

搞不好库存积压、商品过期、成本飙升全找上门。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里头的门道。

一、什么是“先进先出”和“先进后出”

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入库的商品优先出库,确保库存周转。

先进后出(FILO,First In Last Out):后入库的商品优先出库,先入库的商品长期留存

举个例子:假设在3月1日购买A产品3个,单价8元/个;3月5日购买A产品9个,单价7元/个;3月9日购买A产品2个,单价10元/个。

  • 根据先进先出法则:如果在3月发出A产品8个,发出的8个A产品的成本为3个8元+5个7元=59元;
  • 根据先进后出法则:则发出的8个A产品成本为2个10元+6个7元=62元。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发出的存货成本会有所不同。

二、“先进先出” VS “先进后出”,到底该咋选?

1. 先进先出:食品店的生存法则

先进先出(FIFO):先入库的商品优先出库,确保库存周转。

举个栗子:你家楼下超市的鲜牛奶为啥总把最新日期的藏在最里面?这就是典型的先来先走——最早进的货先卖掉,防止过期。

适合场景:

  • 食品饮料(酸奶过期了真能喝出人命)
  • 药品化妆品(眼霜过期了抹了要烂脸)
  • 电子产品(去年的手机今年打五折都难卖)

优点:明明白白过日子,不用担心陈年老货砸手里。

2. 后来先走:五金店老板的智慧

先进后出(FILO):后入库的商品优先出库,先入库的商品长期留存

看看五金店的钉子螺丝——新货来了直接堆上面,老货压箱底。为啥?这些东西不过期,先卖新的省得老搬来搬去。

适合场景:

  • 钉子螺丝五金件(放十年照样能用)
  • 战略储备物资(国家粮仓的稻谷要长期存)
  • 清仓大甩卖(新品上市要赶紧腾地方)

优点:仓库管理省力气,新品推广快准狠

三、四个灵魂拷问,帮你选对策略

1. 这货会变质吗?

  • 会 → 无脑选先进先出
  • 不会 → 看情况灵活处理

(比如手机壳:材质不变质,但款式会过时,这就要看老板是想保本还是追潮流)

2. 老板急着回笼资金吗?

  • 急着用钱 → 新品优先甩卖
  • 现金流充足 → 按部就班周转

(某潮牌店老板:”新款卫衣必须给我摆最显眼位置!哪怕亏本也要赚吆喝!”)

3. 仓库有没有智能系统?

  • 有WMS系统 → 可以玩混搭(食品区先进先出,五金区先进后出)
  • 纯人工管理 → 还是老实点选一种

(某小超市老板:”搞什么智能系统?我家仓库就10平米,站门口都看得见保质期!”)

4. 会不会被监管部门盯上?

食品药品 → 必须先进先出(不然等着吃罚单)

普通商品 → 自由度较高

(某药房店长:”上次效期标签贴错被罚了五万,现在看见保质期就条件反射!”)

四、真实商战案例,看看别人怎么玩

1. 盒马鲜生的保命操作

  • 每晚19点自动开启”晚市特惠”,把当日的海鲜日配打折清仓
  • 秘密武器:电子价签+智能监控,过期前2小时自动变红报警
  • 效果:损耗率比传统超市低60%,大妈们准时蹲点抢便宜

2. 宜家的仓储小心机

  • 大件家具先进后出:新货直接堆上面,省去搬运成本
  • 小件家居先进先出:蜡烛香薰定期轮换保持新鲜度
  • 玄机:仓库就是展厅,库存周转和用户体验双赢

3. 小米的饥饿营销套路

  • 新品上市故意”后来先走”:营造抢购热潮
  • 旧款降价清仓时切换”先来先走”:快速回笼资金
  • 结果:既能维持品牌热度,又不至于库存积压

五、最后:策略无绝对

新批次商品是否必须“先进后出”?答案是否定的。

FIFO仍是大多数行业的黄金标准,尤其在食品、医药等强监管领域;而FILO仅作为特定场景下的补充策略。企业需根据商品特性、业务目标及技术能力灵活选择,并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动态管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双栖产品手记】,微信公众号:【双栖产品手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