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播客APP小宇宙的0-1
在播客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小宇宙App凭借其简洁纯粹的设计和有温度的产品定位,迅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本文将深入剖析小宇宙从0到1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播客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
产品名称:小宇宙
slogan:一起听播客
产品定位:一款简洁纯粹,并且有温度的播客产品
产品设计:以白色+蓝色为主色调,蓝色色彩饱和度不高,给人简朴、冷静的感觉
2013年前后,涌现了大量声音平台,2012年苹果播客、喜马拉雅上线,2013年网易云音乐、荔枝FM上线,媒体把诞生网络音频平台潮的 2013 年作为“元年”
**2014—2018:美国播客的爆发阶段;**现象级播客的不断涌现,引发市场对播客的高度关注,2017年,Spotify进入播客市场,宣布将播客整合到平台中。
2018年开始,国内少数头部播客拿到天使轮融资。但大部分创作者的状态并没有太大改变,还在发愁如何挣钱。海外市场上,2018年开始Spotify花费数十亿美元持续收购了十多家播客公司,持续扩充独家内容,国内市场,喜马拉雅开始IPO
**2020年,播客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小宇宙App上线,**小宇宙的出现被形容为“鲶鱼效应”,让外界重新看到播客。此后荔枝、蜻蜓FM上线专门的播客App,荔枝播客与播客群岛,音频平台为播客推出专门的频道页,百度、快手、腾讯等大厂纷纷入局,推出随音、皮艇及酷我畅听。
2020年疫情的爆发,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播客的发展。**居家期间,闲暇时间增长,大家需要娱乐性、有陪伴感的内容消费,激发播客收听需求。**这个时间段的代表播客是The Joe Rogan Experience(简称JRE)走入大众视野,JRE是一档访谈类节目,嘉宾阵容非常豪华,**包括埃隆·马斯克、爱德华·斯诺登、川普等,和****The Daily **一起常年霸占各大年度播客排行榜前三。
**2021年美国播客广告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14.49亿,同比增长72%。**美国的作家、演员、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等都热情地拥抱播客,并尝试更多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据数据显示,如今有接近一半的美国人都在听播客节目,而这也是深深影响中国播客市场的重要原因。
不过和英文播客150万档的数量相比,中文播客仍然处于早期市场。
即刻产品负责人、小宇宙App负责人Kyth在2020年11月接受36kr采访时说过:“即刻里有一个兴趣社区,里面有一个圈子叫**“一起听播客”,这个圈子里面都是很多喜欢播客的人,他们持续讨论的就是呼唤一个播客APP出现。**
在小宇宙推出之前,播客更多只是作为各大音频类 App 的一个板块,所以用户体验并不好,播客爱好者只能使用国外的播客产品,如苹果 podcast,overcast,pocket cast 等。
即刻团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该产品于2020年3月正式发布,包含android、ios平台客户端。
1. 打造良好的社区
2020年3月,小宇宙的App还处于内测阶段,只对外开放了一部分邀请码,那时就出现了一码难求的现象。
创始人Kyth希望团队尽可能地将产品做得简单、自然、干净,因此小宇宙刚上线时,每天只推送3个节目。
这或许是小宇宙刚上线时采用“邀请制”的原因之一。通过播客主播、媒体和热心听众等渠道发放邀请码,只有拿到邀请码才能注册,小宇宙在前期收紧流量口袋,有门槛地吸收高质量、高粘性用户进驻,正是为培养良好的社区土壤打基础。
2.优化供给侧
扶持新手播客崛起
从2020年的两年来,随着内容生态越来越丰富,小宇宙的日活跃用户数量也从几十万增长到了百万量级。
位于发现首页的“宇宙新星榜”每天都会推荐3个新手播客,粉丝数从几十到几百不等。“新星榜”与“最热榜”位于同一栏,这意味着只要足够优秀,新手播客便有机会获得与头部播客相同程度的曝光。
创作门槛低
2020-2024不少闲聊类播客兴起,只需要上传音频就可以,让听众感受到做播客的门槛并不高,新的内容创作者纷纷加入播客大军。很多主播没有具体的创作方向,节目经常就某一主题进行个人化表达,虽然内容发散但话题覆盖面很广,更容易满足不同用户的消费需求。
创作者自带流量
当前中文播客除少数的全职Podcaster,大部分创作者都是以兴趣驱动录制节目;这些兼职创作者有很多本职工作是媒体从业者、自媒体博主、编辑、脱口秀演员等等,这类职业属性使他们自带粉丝入场,很容易形成流量。并且在小宇宙的新老主播中,有很多曾在知乎、B站位列第一梯队:
2015年开始,罪案领域热门答主@李淼在知乎陆续写下近700篇回答,积累了120多万粉丝。2018 年加入播客厂牌“日谈公园”后,知乎主页逐步荒芜,中途有两年完全弃更,目前作为偶尔营业的广告位,获赞量在个十位数。而李淼在《日谈公园》《日谈物语》两档播客节目中以固定频次更新。
2022年的百大up主@天才女友GG,2024年在小宇宙开设了播客《天才女友外出偷马》,2024年10月至今在B站断更接近3个月,期间在小宇宙连更8期对谈节目,同步在微信公号推送8篇次播客引流图文,这或许也指向了一种出走的决心。
3.疫情催化
2020年疫情来袭,在线音频成了隔离期人们的安慰剂,播客突然“文艺复兴”。居家期间,闲暇时间增长,大家需要娱乐性、有陪伴感的内容消费,激发播客收听需求。
4.商业化的飞轮
2020年4月至11月期间,许多头部播客开始接商务合作,品牌方也开始找播客公司定制节目,展现出播客进一步发展并盈利的可能,播客的听众对广告持开放态度,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付费。益普索数据显示,有超过71%的用户曾因播客产生消费行为。由于平台的推荐算法,小的播客账号也可以获得流量,受到广告主的青睐。
1.打造真实感人设
雷军、李斌、还有支付宝的陈亮,都做客过播客节目。第一当事人在播客讲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决策依据,是一件完全无法被替代的事情,播客对打造个人IP,积累粉丝有重要助力。对于一部分擅长口头表达的名人来说,播客有潜力成为他们重要的商业化渠道。
**播客能营造出私密而低调的沟通氛围,令人更愿意传递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播客明星和名人会更容易与听众建立深刻的连接。从影响力角度而言,娱乐类明星艺人入驻能带来较好的粉丝效应。
2.广告主精准投放
据《2024年播客行业报告:耳朵时间就是现在》调研,播客听众中的高收入群体,这个群体的用户大多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甚至“老板”本人,他们对播客的依赖程度更高,相比其他人群每周收听天数更多、时间更长;月收入超过3万的听众收听播客达4年以上的达47.5%,且超过一半人将播客作为使用时长最长的媒体,订阅的节目数量和固定收听的节目数量相比其他人群也更多。
《硅谷101》的主播泓君表示,广告主更多看中《硅谷101》能够精准触及到很多创业公司与大公司的决策层,尤其是在大模型与AI方向,而品牌也正在转向更加精准的投放,这样就带来了播客客户持续稳定的增长。
高线城市、高学历、高收入、有钱有闲
这些听众对广告持开放态度,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付费。且偏好在起床、通勤、开车和运动等日常生活场景中收听播客,尤其对历史、人文、社会文化和财经商业等深度内容感兴趣。
**1.自来水安利:**比较友好的社区氛围,比如会有听众在小红书等平台自发整理安利新播客。在其他平台也会有关于播客的引流,一些博主也不动聊到自己在听播客。
**2.用碎片时间“轻”学习:**相较于知识付费和语音直播,播客所承载的信息密度更加适中,既不会让用户时刻端正地坐下来记笔记,也不会让用户觉得收听完节目毫无收获。播客这种形式就可以轻松地从聊天和对话中获得知识。
**3.获得陪伴感:**通勤、做家务和睡前是播客的主要收听场景。这些场景用户一般是独处的,播客主播的声音和内容可以给用户带来一种陪伴感。
**4.解放眼睛:**播客是通过听觉来接收信息,不需要专注于屏幕,可以让眼睛多休息。
小宇宙是一款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主打“为播客而生”,致力于提供无广告干扰、高自由度的中文播客收听体验。其核心功能围绕“发现-收听-互动”闭环设计,目标用户为追求内容深度与社区氛围的播客爱好者。小宇宙的主要界面这几年剪一直没有变过。旨在强调听播客这一件事。
RSS订阅模式:用户通过添加播客RSS链接直接订阅内容,打破平台型播客(如喜马拉雅)的内容壁垒,实现跨平台内容聚合。
高能时刻标记:用户可标记播客中的精彩片段(“高能点赞”),其他用户收听时可同步查看,提升内容发现效率。
社区化互动:每期节目下方设有评论区,鼓励用户围绕内容深度讨论,形成高质量UGC社区。
个性化推荐:基于用户订阅、收听时长及互动行为,通过算法推荐相似播客内容。
页面概览
极简设计:无贴片广告,界面清爽,操作路径短。
内容中立性:作为泛用型客户端,不干预内容创作,吸引独立播客主入驻。
数据透明:向创作者开放播放量、完播率等数据,助力内容优化。
听播客
从产品的设计上可以发现小宇宙发现页、播放页、个人页承载信息较多导航栏仅3个tag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与视觉负担,使得用能更专注于“听播客”这件事上。
小宇宙通过人工推荐和个性化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单集、节目、用户喜欢相结合的内容推荐系统。
社区互动
点赞进度条:众包的高光时刻
进度条上看到高低不一的柱状条,代表对应位置的热度。通过点赞可以标记自己认为精彩的部分,并可以直接拖动进度条跳转到被点赞最多的部分收听。
评论区时间戳:
小宇宙采用评论时间戳的方式,用户可以在评论的时候带上,表明他是在什么时候得到这个感受的。
另外,早在2021年小宇宙就开发了实验室产品:小宇宙studio(专为播客设计的剪辑、分享工具)和播客名片(一个链接介绍你的播客),近一年中内容专题功能进行了多次迭代升级,开通了赞赏功能、付费版块,从中可以看出,平台开始探索扶持主播内容创作变现,服务创作者创收,促进平台内容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小宇宙背靠即刻团队,承袭其小而美风格,对商业变现和增长的追求并不十分迫切。现有的模式只要为四种
2020年即刻在解封后,即刻的母公司开发了播客产品小宇宙、社交产品Comeet、快鸟返利和交友产品橙、好物分享社区即士多、好友组队打卡工具PingPal等。不过目前仅有小宇宙和橙还在更新。
小宇宙与即刻APP(社交资讯平台)同属一个产品矩阵,共享技术中台与部分运营资源。
关键人物:负责人Kyth(前即刻首席产品经理),主导产品战略与社区运营。前期每10天更新一个版本。
根据下面对于Kyth的访谈让我们可以窥见不少对于产品的思考与方向。
极客公园:你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样的?
Kyth:还是很务实的,比如让公司的商业化能力更健康,让更多人来做播客、更多人来听播客,让更多播客可以赚到钱。
极客公园:你们会考虑拿融资吗?
Kyth:如果有适合的机会,我们挺开放的。
极客公园:作为 CEO,你现在会面对管理上的挑战吗?
Kyth:我觉得我也在学习怎么去做 CEO,说到底是两件事情,一个是理解业务,一个是理解人。我觉得最近一年,我感受到自己以前做的不足的部分,所以也在加速让自己变好。
本文由 @霍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