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数据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运营思路、参考案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2025-04-11 07:26:34

  ·  

2次阅读

“数据指标体系”是关键。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数据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运营思路以及实际案例,帮助你从零开始掌握如何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指标、子指标、过程指标、分类维度和判断标准这五大要素,你将学会如何用数据诊断问题、优化流程,并推动业务增长。

**“构建数据指标体系”**是很多企业的要求,然而,实操的时候,同学们经常有疑问:

  • “我列了一堆指标,算不算体系?”
  • “到底要列多少指标,才算是体系?”
  • “为啥列了好多指标,还是看不出所以然?”

1  数据指标体系五大件  

▌第一要素:主指标(一级指标)

主指标,即用来评价业务好不好的核心指标。比如说:“产品卖得好”。直观地想到是“销售金额”这个指标,因为这是我们卖货直接收到手里的钱,钱多了当然好。

每个指标得有以下要素:

  • 业务含义:在业务上它的意义是……
  • 数据来源:哪个系统采集原始数据
  • 统计时间:在XX时间内产生的该数据
  • 计算公式:如果有比例、比率,得说清楚谁除谁;如果是汇总,得说清楚谁加谁。

有可能需要多个主指标,来做综合评价。比如产品卖得好,光看金额还不够,可能还要关注毛利(这才是赚到的钱),还要关注库存(避免好卖的卖断货,不好卖的没人理),此时就有:销售收入,毛利,库存三个主指标。主指标不宜太多,大家都知道“既要……又要……还要……且要……我都要……”类的任务,是压根完成不了的。

▌第二要素:子指标(二级/三级指标)

主指标可能由几个子部分构成。比如:

销售金额=用户数 * 付费率* 客单价

如果销售金额没达标,我们会很好奇:到底是购买的客户少了,还是卖的人不够多,还是卖得太便宜了,了解细节有利于我们找到真正的问题,这时候就得拆解子指标。拆解完成后,可以按照指标之间计算逻辑,如下图展示。

▌第三要素:过程指标

主指标往往是最终的结果,过程指标记录这个结果怎么来的。比如toC的电商业务,用户首页→商品列表页→详情页→支付页,就是转化过程,此时每一步的转化率,就是过程指标。

比如toB业务,销售线索→售前跟进→需求确认→产品体验→价格谈判→竞标→签约乙烯类过程。同toC一样,这些也是过程指标(如下图)。

▌第四要素:分类维度

有可能一件事是很多人、在很长时间内完成的。想知道总销售金额是怎么构成的,每个地区、每个团队分别完成多少,这就是分类维度。通过分类维度,把主指标切成若干块,这样能避免平均数陷阱,把整体和局部一起看清楚(如下图)。

▌第五要素:判断标准

即使有了以上四个点,我们还是不能说:A产品卖得好。因为好是个形容词,是和差相对的。因此就需要一个对比的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就是判断标准。

在构造指标体系的时候,判断标准要和和当前数据一起呈现的。这样在看数据的时候,可以直观地做出判断,使用起来就很方便了。判断标准让指标体系有了灵魂。

2  数据指标体系如何发挥作用  

小结一下,构成指标体系五部分是:

1、主指标

2、子指标

3、过程指标

4、分类维度

5、判断标准

有了这五部分,诊断起问题来非常轻松。

先看主指标+判断标准,比如主指标是:销售金额,先看本月是否达标了,没达标差多少达标。再看年累计达标没有,有多少亏空/盈余。这样很容易看清楚:问题是什么,有多大。

再看分类维度。哪些区域没有做好,是不是一贯做不好;哪些区域做得好,是勉强完成还是持续上涨。这样谁有能力兜底,谁是拖后腿的一目了然。

再看子指标/过程指标。哪个环节没做好,是线索太少了,得加大推广力度;还是跟进成功率低,得提升销售能力;还是报价总miss,得增加一些折扣。怎么处理问题一目了然。

可以说,做好了数据指标体系,基本上能干60%数据分析师的活。好的数据指标体系,就能让业务人员看一眼就知道该在哪里干,该往什么方向干,非常好用。注意:基于指标体系的诊断,只解决战术问题,不解决战斗层面的细节问题。比如这些问题:*我没有思路,该怎么设计方法?*我有三种方法,哪种更适合当前问题?*我想用方法一,成功几率有多大?这些用专题分析的方法更容易解决。毕竟报表报表,只是报告状况的表,至于未来怎么干,得有更针对性的分析才行。

3  如何构建数据指标体系  

一共分五步走:

第一步:明确业务对象,梳理清楚主指标

第二步:结合业务目标,清晰主指标判断标准

第三步:根据业务结构,清晰业务维度

第四步:梳理业务流程,清晰过程指标/子指标

注意!服务不同目的的指标体系,分解颗粒度有明显差异。

监控集团经营状况,主指可能是营收入、资产规模、ROE等,分类维度是各个事业部,这是最宏观的指标体系,向集团高层汇报

监控销售部门状况,主指标可能是收入,毛利,回款率,分类维度是客户类型、商品类型、销售团队,这是中观的指标体系,向销售部门领导汇报

监控APP内一个转化流程,主指标可能是UV、转化率,分类维度是页面素材,这是微观指标体系,只向产品经理汇报

总之,要结合具体业务需求,才能做出适合的指标体系。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的陈老师】,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