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 | 一个颇具魄力的决定——《是,大臣》的幕后故事(二)

机核

  ·  

2025-04-10 15:49:03

  ·  

0次阅读

前文: 一个颇具魄力的决定——《是,大臣》的幕后故事(一)

哪里有混乱,我们就带去和谐;哪里有错误,我们就带去真实;哪里有怀疑,我们就带去信任;哪里有沮丧,我们就带来希望。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开始写作 

1977年的夏天,安东尼·杰伊和乔纳森·林恩在一份简短的提纲中勾勒出了《是,大臣》的雏形,并将其寄给了BBC的喜剧部门负责人詹姆斯·吉尔伯特(James Gilbert)。出乎两人意料,吉尔伯特很喜欢这个创意。

接下来的故事颇具讽刺意味,为了签下这个项目,吉尔伯特需要向他的直接上级,BBC轻娱乐部门负责人申请审批。当提案提交上去时,BBC正在进行一管理层调整,吉尔伯特本人恰好接替了即将升任BBC1台长的比尔·科顿,成为了新的轻娱乐部门负责人。

于是,吉尔伯特需要的只是把策划案从带到新的办公室,坐在新办公桌前,批准自己的请求。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1977年10月13日,提案获得通过,BBC正式委托制作试播集,并计划在BBC2台播出一整季。杰伊和林恩开始着手创作第一个故事。在采访中林恩后来提到,他们创作的起点始终是“虚伪”:“我们关注的是公众形象与私人面孔的对比,公众听到的说辞与现实的差异。”杰伊则补充说,“我们的指导原则始终是探索政治层面与行政层面之间的冲突主题。”

两人在创作中寻找能带来“可怕困境”的情节,以制造足够的戏剧张力。林恩回忆:“必须有一个真正骇人的处境悬在哈克或汉弗莱(最好是两人同时)的头顶。没有这种困境,就不会有令人捧腹的喜剧。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困境,我们就先把这个题材搁置,因为我们不想写说教式的节目。”他们会从选项中挑出“最有趣(或令人恼火)”的主题,然后开始找资料。

对于第一集,他们选择一个看似最根本的议题: Open government 。

作为行政事务部的新任大臣,哈克肩负着将这一承诺变为现实;而汉弗莱爵士,作为该部门的常务秘书,则负责确保这一承诺落空。

这是两位主创都乐于尝试的故事,主题从一开始就明确呈现,威斯敏斯特(政客)与白厅(文官)、哈克与汉弗莱之间的基本对立关系也立刻鲜活起来。不过,如何进行共同创作,方法仍需进行探索。

情景喜剧剧本的写作没有固定规则,完全取决于作者们的创作习惯。有的喜欢站着写,有的喜欢坐着写;有的先打字再朗读,有的即兴发挥再记录;有的先各写各的再合并,有的喜欢面对面讨论敲定每个细节。

对杰伊和林恩而言,创作情景喜剧并非他们的主要工作,只能算是“副业”。当时,杰伊仍是视频艺术公司的主席和首席编剧,而林恩则担任剑桥剧团的艺术总监,两人的日程都被各自的事业塞满,留给新项目的时间少之又少。除此之外,杰伊还有个“个人原则”: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只用来放松,绝不工作。

地理上的不便造成了更多的麻烦,杰伊住在伊斯灵顿,林恩住在十英里外的汉普斯特德郊区,两地间的北环路常年施工,开车单程通常要花一个小时。因此,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摒弃创作上的自我放纵,以最严谨高效的方式投入《是,大臣》的创作。

两人制定了严格的计划:敲定一个故事不超过两周,写剧本不超过五个上午。他们轮流在彼此家中工作,从早上8:30到9:00间开始;工作到中午结束。如果两人都能空出一天,他们会工作到12:30或13:00,但绝不会更晚(林恩回忆:“对托尼来说,下午是《是,大臣》的禁区,他把时间留给了视频艺术公司、花园小歇和打盹儿。”)。

杰伊和林恩习惯面对面交流想法,当天讨论完后,精力更充沛的那位会把讨论的内容写下来,然后递给对方审阅。接着删改词句,调整细节,添上妙语或笑料。如果觉得内容方向跑偏了,就划掉整段重写。双方的合作关系平等而融洽,林恩回忆:“没有规则,也没有芥蒂。剧本完成后,我们往往分不清谁写了哪部分,但也不在乎。托尼常说他从我这学会了写喜剧,但我不太信,他本来就很幽默,也很有经验。但我确实从他那学到了世界如何运转,还有一点超然的态度,不过超然从来不是我的强项。”

在角色分工上,杰伊戏称自己是汉弗莱爵士灵魂的守护者,而林恩是哈克的守护者。虽然剧本是两人共同创作,但林恩承认这种说法有几分道理:“托尼像汉弗莱,有古典文学一级学位,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学术头脑。如果他进了文官系统,可能会成为常务秘书。”林恩也觉得自己有点像哈克:“一个受挫的理想主义者,常常做不到自己宣扬的那一套。”

写作中,多数汉弗莱的台词来自杰伊的提议,林恩则据此构思他汉弗莱与哈克的对话。至于伯纳德·伍利,他的台词多半是写作时自然迸发的灵感。

比如在一集(注:第三季第五集《坐如针毡》)里,哈克说某政策若能赢得选票,他不想“挑剔别人送的马的嘴。”(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意指对好事吹毛求疵),杰伊让汉弗莱回道:“大臣,我认为您是在挑的是特洛伊木马的嘴。”林恩顺势让哈克说:“你是说仔细一看,马里全是特洛伊人?”

杰伊对着这行台词评价:“不,如果真对着特洛伊木马,马嘴里面应该是希腊人,因为那是希腊人送给特洛伊人的。所以严格来说,那不是特洛伊木马,是希腊木马。有句拉丁谚语Timeo Danaos et dona ferentes,通常被不太准确地译为‘小心希腊人的糖衣炮弹’。”

这句谚语首次出现在内阁秘书阿诺德·罗宾逊的台词里 (这句谚语首次出现在内阁秘书阿诺德·罗宾逊的台词里)

林恩忍不住问更好的翻译是什么,杰伊兴致勃勃地说:“这不是希腊语,是拉丁语。希腊人不会警告别人小心自己人吧。而且从语法看,os在希腊语里是第二变格的单数主格,在拉丁语里是复数宾格。顺便说一句,Danaos在希腊语和拉丁语里都指希腊人。”

林恩意识到这正是伯纳德那种不着边际的发散,于是赶紧记下来把它放进了剧本,后来这段果然成了全集的里一个经典笑料。林恩后来回忆:“托尼对他的学术冷知识能逗乐别人感到很高兴。”

制作试播集的重点,在于让情境和角色尽量真实可信,因此不仅要考虑剧情,还要决定屏幕上有哪些角色。汉弗莱和伯纳德无需展现白厅之外的生活,但作为公众人物,哈克则需要展示他的私人生活和人际关系。

试播集里,哈克在家等待新内阁任命的结果,于是,他有了妻子(后来还有女儿)。这种家庭与部门间的张力也为后续剧集提供了大量喜剧场景。此外,哈克还有个政治盟友——特别顾问弗兰克·韦塞尔(Frank Weisel)。这个角色的由来基于两点:大臣确实常借助这类外部人物,而常务秘书通常非常讨厌他们。

弗兰克·韦塞尔 (弗兰克·韦塞尔)

理查德·克罗斯曼的日记里记录了大臣与常务秘书间最常见、最激烈的冲突:作为孤立的社会民主党人,他被保守派官僚包围,试图从白厅外寻求建议,而常务秘书伊芙琳·夏普对此极力阻挠。许多高级文官认为这些外来顾问会带来混乱,必须尽快遏制。

当伊芙琳得知大臣按照顾问的非正式建议行事时,她说自己从未受过如此侮辱。克罗斯曼虽被她的激烈反应震慑,仍继续寻找挑战文官垄断建议的办法,而伊芙琳则变本加厉地阻挠。杰伊和林恩认为,哈克的特别顾问会对汉弗莱产生类似古德曼对伊芙琳那样的扰动效果。

于是,他们加入了弗兰克·韦塞尔这个角色:一个热情、固执、咄咄逼人的小人物,会逼哈克对抗官僚,并在哈克倾向实用主义(而非原则)时责备他。汉弗莱毫不掩饰对这个“闯入者”的轻蔑,故意把“Weisel”念成“Weasel”(“黄鼠狼”);而韦塞尔则公开渴望抓住“汉弗莱·该死的·阿普尔比爵士和傲慢的私人秘书伍利”的把柄。

在剧本创作中,杰伊和林恩刻意避免提及哈克所属派系的名称。并只称上级为“首相”。这种“暧昧”主要是为了遵守BBC的政策,但杰伊后来解释,这也有助于聚焦故事核心:“况且,有些反对派成员与大臣在理念上差距极小,因此,遵循BBC政策对我们很有用。”

1977年底,试播集剧本创作完成,送给了BBC新任喜剧部门负责人约翰·霍华德·戴维斯进行审阅。戴维斯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制片人,曾制作和执导《巨蟒剧团之飞翔的马戏团》《弗尔蒂旅馆 》等热门喜剧(后来还担任了《憨豆先生》的制片人与导演)。读完《是,大臣》试播剧本后,他确信这部剧集大有可为。

约翰·霍华德·戴维斯 (约翰·霍华德·戴维斯)

戴维斯不仅喜欢这个创意,还对主演人选有了明确想法。他出身编剧家庭,,在选角上战绩辉煌。1978年1月,戴维斯与杰伊和林恩会面,直奔选角主题。

杰伊和林恩对演员的选择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杰伊有点异想天开地说:“汉弗莱爵士这个角色,我最初想找的演员是塞西尔·帕克。他非常擅长扮演那种痛苦不堪但又高人一等的男管家,表面上毕恭毕敬,但内心却隐藏着愤怒和蔑视。但由于两个原因他无法出演:一是他太贵了,二是他已经去世了。”

考虑到帕克的缺席,杰伊认为最适合扮演汉弗莱爵士的演员是奈杰尔·霍桑(Nigel Hawthorne),而最适合哈克的演员是保罗·爱丁顿(Paul Clark Eddington)。杰伊看过霍桑在舞台剧《别有洞天》和《私兵列队》中的表演,还在视频艺术公司的短片《决策,决策》中与他合作,觉得他能完美演绎冷静高傲却偶尔暴躁的汉弗莱。林恩早在1961年观看过爱丁顿在《苹果车》中的表演,并在《美好生活》中进行过合作。戴维斯也熟知两人,双方一拍即合,选角会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说服演员的过程并不简单。霍桑后来回忆,他一读剧本就爱上了里面精彩对话和角色的复杂关系,爱丁顿也称赞剧本设计巧妙,但担心故事的受众有限。据戴维斯说法,两位演员的虽然喜欢试播集的剧本,但想看更多后续内容,以确认这部剧集质量稳定。爱丁顿尤其担心仅后续剧本水准下降,还表示他更想出演的角色其实是汉弗莱,因其汉弗莱总有压轴台词。为此,戴维斯告诉他哈克更有发展空间,他才勉强同意,但仍与霍桑一起要求看到更多集剧本。在提交第四集后,杰伊和林恩终于忍无可忍,对戴维斯说:“够了,四集足矣,他们得做出决定。”8月底,两位演员终于点头,众人松了一口气。

戴维斯又委托创作了两集剧本,计划在首季播出六集。然后开始着手选伯纳德·伍利的演员。不过由于伯纳德起初的戏份少,人选一直难以确定,找的一些的演员都因感觉角色单薄而拒绝了邀约,虽然林恩考虑过亲自演出演,但他因剧团工作抽不出身,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选角的问题因为一个巧合解决了。林恩回忆,在霍洛韦监狱晚宴上遇见德里克·福尔兹(Derek Fowlds),觉得他亲和的风格很适合伯纳德。而福尔兹的回忆则不太一样,宣称两人是在西区代理公司大厅相遇,得知林恩的新项目后自己主动争取的。无论地点如何,次日林恩与杰伊商议后推荐福尔兹,得到了戴维斯同意。

德里克·福尔兹 (德里克·福尔兹)

哈克的妻子安妮由戴安娜·霍迪诺特(Diana Hoddinott)饰演(每集165英镑),她擅演冷静机智的现代政治家妻子。弗兰克·韦塞尔选了尼尔·菲茨威廉(Neil Fitzwiliam),虽以舞蹈出名,但能演活烦人的“黄鼠狼”气质。内阁秘书阿诺德·罗宾逊爵士选了约翰·内特尔顿(John Nettleton),他能带来低调却威严的气场。

现在,剧本、主演与配角已经齐备,试播集的拍摄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