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程工具使用心得:高效与困扰并存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2025-03-18 02:56:55

  ·  

1次阅读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编程工具逐渐成为开发者的新宠。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代码框架,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本文作者通过亲身体验,分享了使用Trae编辑器和Claude-3.5/3.7开发项目的心得,探讨了AI编程工具在高效与困扰之间的平衡,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最近,我基于Trae编辑器和Claude-3.5/3.7进行了较为高频的使用,开发了一个略复杂的产品Demo。同时,我的领导(没有编程背景)也在使用AI编程软件做一个企业官网。以下是我的使用体验和感受。

做60分容易,做90分难

由于是从0开始做这个项目,我大概确定了使用的技术方向和功能后,就通过Trae 提供的 Builder(Beta),将提示词输入后,很快就生成了60分的一个项目代码,通过运行,基本提到的内容都基本涵盖。运行起来也不错。

但随着我把项目从大框架往细化去进行时,随着代码量的增加,变出现了问题。

问题一:代码无法完整读取

由于prompt数量的缘故,无法完整的获取到代码, 导致在修复部分问题时,原本可能已经有的方法, 由于没有获取到,导致会再次生成,导致出现了重复的代码。

特别是我使用的python ,由于语言的特性, 重复的方法名并不会报错,还可以编译运行,导致你修改了在后面的方法, 结果系统执行的是前面的方法,一直无法排查到原因的情况。

问题二:会进入问答循环

由于prompt数量的缘故,当对话量和代码量不断增加时,bug排查工作就会面临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陷入问答循环的困境。

这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AI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进而只能重复之前回答过的内容,使得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我的领导也遭遇过这种情况,他因为对代码缺乏了解,所以想到的应对策略是新开启一个对话,让AI重新开始作答,以清除之前的记忆状态。

然而,我却只能凭借仔细阅读代码、设置断点的方式来排查bug,等找到bug之后,再利用自己的能力或者寻求AI工具的帮助来修复和完善代码,这种方式相较于领导的办法更为高效。

问题三:等待,等待,等待

或许是使用量较大,做了流量的控制,在周末使用Trae,特别是Claude-3.7时,很容易遇到等待,大概100左右的排队,从提问到获得知识,可能需要10分钟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无形中影响了体验。

总结

从目前来看,上述两个问题,与当下大模型token的输入量、算力有很大的关系,在未来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当下的体验还是有待提升。

因此,对于没有太多编程经验的来说,做到60分是很容易的。对于编写基本的python脚本、基本的网页可能是满足的,但如果再复杂一点的,可能就需要你有一定的编程经验了。通过阅读代码,帮助AI工具定位问题和代码, 来让AI帮你修复bug,确实是个高效的方式,至少比查百度和 CSDN 要快速很多。

跳不脱认知边界

在做第一版项目时,我表达了项目功能后,由于没有说具体的编程框架,导致AI在一个文件里生成所需要的代码,随着功能的增加,代码逐渐超过了1000行,而如果使用 Trae提供的代码替换功能,如果文件代码超过1000行,就无法进行替换了,同时在问答效果上,也会大大折扣。

有了第一次经验,我于是便对代码进行重构,新起了一个工程,在第一次的提示词中,增加了“使用MVC理念进行编程,同时尽量让每个文件代码控制在300行左右“,再一次生成中,果然遵循了MVC的设计理念,代码做了分拆,效果上自然也好了很多。

而对于没有编程理念的,可能遇到后,就会问AI工具,如何进行分拆,也不一定出现使用MVC设计理念的情况,仅仅是让代码能够运行而已。而对于编程小白来讲,似乎也很难知道MVC设计理念或其他的方法。

因此,在使用AI编程工具时,在写prompt时,大多数人只能想到生成HTML、python代码等较为知晓的工具,而对于该工具是否是最理想的, 是否有更好的替代,对于没有太多编程经验的来讲,也不太敢去尝试,毕竟可能会付出更多潜在的成本,用一个相对熟悉一点的语言,通过自身的知识加AI的辅助,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这或许恰恰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毕竟现在的AI,尽管有了推理模型,但不同的prompt所输出的效率差距,还是很大的。

总结

从个人使用的角度来看,AI编程工具确实提高了很大的效率,但目前它更像是一个“拐杖”,提供一定的辅助和帮助。对于编程能力较高的人,AI工具可以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对于编程小白,AI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基础任务。

只是大多数人,希望它是轮椅,而且还是个电动的。很显然,当下还有点距离。

特别说明: 本文章所有的结论,都是基于最近使用基于 Trae 编辑器和 Claude-3.5/3.7 所使用的结果,考虑到个人能力的差异,并不代表当下AI编程的真实实力,仅仅作为自己使用的感受。

作者:蓝胖子 公众号:神奇四次元口袋

本文由 @蓝胖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Claude官网截图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