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新人避坑指南:3个步骤+5个案例讲透需求处理
对于刚入行的产品新人来说,如何高效且合理地应对各种需求,常常成为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将通过三个清晰的步骤和五个真实的案例,帮助大家快速掌握需求管理的精髓。
刚入行的产品经理小李最近很苦恼,运营同事总在周五下班前甩来紧急需求:“这个功能周一必须上线!”面对这种情况,他既不敢直接拒绝又不懂如何沟通。其实这种困境90%的新人都遇到过,今天我们用最直白的方式聊聊怎么破局。
1. 当传声筒直接转需求
某生鲜APP新人产品曾犯过的错:运营说要加个“疯狂星期四”弹窗,直接让技术开发。结果上线后用户投诉率涨了30%,因为弹窗关闭按钮太小,这就是典型的没做需求过滤。
2. 被专业术语唬住
当技术说“这个需求要改底层架构”,别被吓住。先问清楚:
– 改动影响哪些功能?(比如支付流程会不会受影响)
– 有没有临时解决方案?(比如先用H5页面过渡)
– 需要多少人力?(3个人做3天还是5个人做1周)
3. 不会说“不”
高级产品老张的沟通话术:“您这个需求对提升转化率确实有帮助(先肯定),不过目前技术资源都在做618大促准备(摆事实),咱们是否可以分两步走?(给方案)先做数据埋点验证需求,大促后立刻排期?”
1. 需求真心话大冒险
2. 需求四象限分类法
案例1:电商加购按钮要改颜色?
错误处理:直接让UI出三种红色方案
正确操作:查看历史数据发现紫色按钮点击率高15%,建议A/B测试
案例2:用户想要夜间模式
错误回应:立刻安排开发
正确操作:查看用户画像发现80%用户集中在白天使用,转化为“阅读护眼模式”需求
案例3:领导想要模仿竞品功能
错误做法:照搬设计
正确操作:做功能拆解表,对比自家产品用户路径差异
案例4:技术说需求做不了
错误应对:“那就算了吧”
正确沟通:“具体是接口问题还是架构问题?是否需要协调后端支援?”
案例5:运营天天催进度
错误回应:“在做了在做了”
正确方法:建立共享看板,每天更新进度blockers(阻碍因素)
**记住:**处理需求就像吃火锅,不是所有菜都要一次性下锅。先放耐煮的土豆(核心功能),再涮易熟的肥牛(紧急需求),至于脑花(可疑需求)…还是等验证后再下锅吧!
本文由 @老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