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自救指南:如何用AI从需求轰炸中解放出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2025-03-10 05:48:16

  ·  

2次阅读

随着Manus等AI Agent的出现,产品经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AI技术,特别是AI Agent,帮助产品经理从繁琐的需求轰炸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几乎一夜之间,互联网被Monica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Manus」狠狠刷屏,外媒评价其为“中国AI技术的里程碑”,资本市场更以单日20%的概念股涨幅和二手平台10万元天价邀请码**的疯狂反应了市场的热度。从DeepSeek的爆火到今天一码难求的Manus。AI的全面应用时代已经开启,AI的能力会逐渐成熟,一些繁琐的任务流是不可避免的将被更高效的AI工具所取代。

而作为产品经理而言,我认为Agent时代对于有想法,懂业务的产品经理来说,开启了新的机会,使产品经理的想法的落地不用再束缚于代码,而是更垂直聚焦于场景需求的洞察,业务流程的梳理,产品方案的设计。这也是我开始写这一系列文章的初衷,尝试探索Agent的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回归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初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AI把”999+”变成”已读√”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感叹,产品经理的工作有时候是跟“客服”是一样的,打开微信,几十个群,信息分分钟999+,要解答问题,要沟通需求,常常这个对话框信息刚回两句,有一个需求信息就又发来了。重要的信息有时候是难免会被遗漏。有一些公司对于产品需求的提交这块,是会有规范性的要求,比如OA/禅道或者是单独的工单系统等等,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业务部门更多还是习惯直接通过微信或者企微/飞书/钉钉等办公软件给发来需求。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通常需要跟业务部门反复沟通,收集必要的信息,然后再评估这个需求的紧急程度,然后再记录这个需求,把它和你其他来源的需求整合在一起。在“降本增效”主流下,还有一些产品团队管理上可能还会要求统计需求处理情况,可能包括接收量,处理量,消化率,服务满意度等等指标,产品经理还要面临着填写很多的周报月报,增加了很多无形工作量。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个“助手”可以帮你沟通业务部门,初步收集整理并记录需求来源、基本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帮你判定紧急程度,整理成对应的表格,那么我们就可以减少很多沟通成本,减少重要信息的遗漏,根据表格,一条条信息跟进处理,也不容易遗漏。

下图是我配置在飞书的一个需求收集助手的Agent,下面我将详细展开讲解这个Agent的思路。

怎么培训你的AI助手

步骤1:制定合适的培训大纲

想让Agent能够很好地帮你执行,你就需要像培训“实习生”一样,给它做一个定制化的培训。 上图我画出了整个“培训大纲”的思路:首先我们要明确要AI做的核心事项,我根据我的场景需求罗列出了4大关键步骤①需求沟通;②需求整理;③需求判断;④需求记录。 然后我们我们基于这四大核心步骤,要细化拆解具体的工作细项:

  • 需求沟通:哪些是我必须要了解的信息,如果需求方没有告诉我的信息,我需要用话术引导他补充哪些信息…
  • 需求整理:需求方可能跟我说了几大段话,那哪些关键要点是我初步收集需求时候,希望AI整理出来的….
  • 需求判断:我需要针对我的需求制定几类标签,每一类的标签分别对应什么样的规则….
  • 需求记录:我需要AI帮我记录哪些字段信息…

基于四大关键步骤展开思考,得出最后基于你实际应用场景的目标方案:即你要培训你的“实习生”的具体工作标准。

步骤2:模板和规范制定

就像你培训“实习生”,你需要给它制定规范和模板一样,你要让AI按照你的要求填写记录,那你也需要把表格的模板创建出来。

下图是我用飞书的智能表格,创建的写入模板,上面要收集的字段,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置(注意:这里字段的类型,可以选择文本/多选/单选,选择其他类型时候,后续写入会容易报错),接收时间这栏,可以勾选新纪录自动填写创建时间,这样AI帮你写入记录的时候,会自动生成时间。

步骤3:工作流程培训

下图是我通过扣子平台配置的完整工作流,便于理解,我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选框备注了对应节点执行的任务。

需求整理的大模型,通过提示词可以看出,我让他做了两件事,一方面是按照我要求的格式提炼我要的内容,另一方面我给它定义了一个规则,让它按照这个规则,判断输出对应的需求级别的标签。

另一条支线是则是需求时间的判定,在实际的业务场景中,有时候需求方通常是不会很明确的告诉你XX月XX日要上线,可能都是一些很模糊的时间节点,所以需要根据信息进行推理得出具体的时间。所以在需求时间判定的大模型前,我配置了一个获取当前实时时间的插件,用于告诉大模型现在时间,让它可以结合原始输出的内容进行判断。

下图框选出来的部分这两个节点就是将前面两条支线总结提炼出来的关键信息,按照飞书文档写入插件的要求格式进行整理,传输给飞书插件(具体的配置方式可以查看上一篇文章知识库的详细步骤,此处考虑篇幅,就先不展开赘述了,写入飞书文档的配置基本大同小异,根据实际你配置的表格中要的字段进行设置即可https://www.woshipm.com/ai/6186130.html)

这里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配置的工作流,下图我运行了一个测试的字段,大家可以看详细看展开结果中的输入和输出内容,来了解整个的一个运行逻辑。

步骤4:上岗培训

配置完工作流,并且测试完成之后。下面就要开始做上岗前的最后培训,配置bot。

回到扣子的工作空间-项目开发,点击右上角创建,选择创建智能体。

按照个人喜好编辑智能体的名称和描述,然后在中间栏-工作流中选择上面我们配置好的工作流。(注意:需要在这个人设和回复逻辑中明确提到“什么情况下,运行这个工作流”)

为了能够尽量让需求方给到你要的信息,可以给智能体设置一个开场白,通过开场白的话术引导需求方,按照一定的格式提供你必要的信息点。

配置完成,并且测试完成后,可以点击右上角发布,选择发布到飞书(注意:这里需要有管理员的权限授权),成功发布完成之后,在飞书的工作台,就可以看到并且使用这个AI助手了。(注意:首次使用时,需要授权智能体写入你的文档。)

通过工作台,这个飞书组织下的成员都可以通过这个助手,提出需求,而助手也将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到对应的飞书表格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可以结合飞书智能表格中的能力,比如提醒功能,或者@某某人的能力,实现需求更精细化的管理。

写在最后

就像PPT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过了几十年,还是最好用主流的汇报工具一样。其实我们身边是不缺少各式各样的工具,工具不在于多或者是新,而在于知道有什么工具,知道如何使用,知道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本文由 @笛仁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