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门赛道+2年2跳,如何搞定供应链产品 offer?
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跨行业求职成为许多人面临的挑战。正如古人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文作者小可同学,凭借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和清晰的求职策略,从游戏行业成功转型为供应链产品经理。
大家好,我是小可同学,受王老师邀约,分享一下我的跨行求职经验。
过往经历浅、偏门赛道、产品功薄弱——我的情况可能适用于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能给到大家一些跨行求职经验和路径。
我是转行做的产品经理,满打满算2年,中间还换过一家公司。
24年7月喜提裁员大礼包,所在行业是游戏行业,所以过往经历的问题也很明显:经验碎+浅+偏。
这也注定当前行情下,求职过程会非常艰难。
我相信不少同学和我一样,过往经验或多或少有”硬伤”。
所以,我要分享的观点是:认清劣势,做好长久战的心理预期,尽可能提升产品通用能力,广撒网并且抓住每一个面试机会。
过往做游戏行业的内部系统,裁员离职后,我很快意识到可能会跨行求职。
但实话说,过去我更像是一个”原型仔”,有提升产品方法论的意识,但在公司的环境根本没有实践的机会。
这样的情况,在当下行情一定经不起市场考验。
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系统的提升产品能力,同时要是能在学习过程中,把过往项目也整理了,就最好不过了。这样也能顺便解决”简历撰写”和”面试深挖项目”的问题。
王老师的面试力训练营很好的解决了我的核心问题,而且还有不少”逆袭”同学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我”是否有效果”的顾虑。
当然,选择系统学习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但回到前面我分享的观点,”提升产品通用能力”是跨行求职一定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做的。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面试力训练营学习的三个阶段。
没有想到的是,梳理项目文档的过程就已经相当”高强度”。
主要是我以前从来没有系统的从业务视角挖掘需求,也没有按照”客户-痛点-方案-策略-价值”的完整思路整理过项目,使得梳理项目的过程和”回炉重造”没有太大差异。
再加上王老师以非常严苛的要求进行点评和把关,所以整个过程就是“痛并快乐着”。
但是,项目一梳理完,整个产品思维立刻就搭建了起来。以致于面试官的项目类问题,几乎都被项目文档涵盖了。
竞品分析,大家一定都有做过,但训练营的竞品分析,很少有产品经理能做到这个深度。
“宏观-中观-微观”的结构化思维,每个观点都严格考究论据,这样的深度即使在工作中也很少有。
对于跨行的我来说,因为选择了完全没接触过的行业去做分析,中间一度写不下去。
但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和磨练,后续在求职过程中,二面都能基于目标公司快速完成竞品分析,甚至呈现出简易报告。
这几乎成为了我跨行面试的杀手锏,每一个面试过的公司,只要看到这样的报告,100%都是正面评价。
简历的要点是一定要根据JD定制简历。对于跨行来说,能靠到的产品方向都去靠,进入面试再说。
逐字稿也是另一个面试的杀手锏,对于太久没面试的同学,高频问题的提前准备、先投小公司练手,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高频问题的回答也很讲究,结构化思路,观点+案例,确保能经得住推敲。这方面,面试力训练营提供的 2 万字面试逐字稿,简直就是大杀器。
最后是投递和面试过程,在这样的行情下,些许硬伤的经历+跨行求职,使得我的求职时间拉长到了4个月。
这个过程一定要有心理预期,确保经济基础,同时不断复盘面试。适当和同行/朋友/家人聊一聊,找到情绪出口。
我总结下来:跨行求职能通过的根本逻辑是,公司愿意接受跨行+出色的面试表现。
所以”广撒网”是最好的策略,在有面试机会时,抓住每个机会,不管结果如何,面试后都要做好面试问题复盘。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ToB老人家】,微信公众号:【ToB老人家】,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