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8倍,又跌掉75%,闻泰科技的沉浮

钛媒体

  ·  

2025-01-23 10:53:35

  ·  

0次阅读

 

文 | 董指导研究

2020年市值达到最顶峰的2000亿左右,现在却只剩不到1/4。净利润在辉煌时豪赚26亿元,如今却爆亏30-40亿元。甚至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也被迫辞职。

这就是闻泰科技过去5年的变化。

背后发生了什么呢?今天就来聊下闻泰科技的起伏。

01 开局

闻泰科技成立于2006年,可以说开局就是王者。

公司起家业务是手机主板设计。创始人张学政毕业后先后在意法半导体、中兴通讯工作,也是科班工程师。所以,张学政辞职创业的第一年,就凭借产品质量,获得了多家一线国产品牌手机厂商的订单。

随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基本成为了行业第一。这不仅是行业神话,也是创业标杆。

2008年,手机主板设计行业开始萎缩,没想到闻泰科技又顺利完成了转型,成为了一家研发、制造、交付为一体的手机ODM制造商。

张学政很舍得花钱做投资,率先配备了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大规模、高效率完成订单,于是又大杀四方,两年时间就把收入从7亿元扩张到了20亿元。

最高潮的部分是闻泰和小米的合作。2013年,闻泰负责生产红米手机,以799的价格横扫市场,轻松就卖了一亿多部。

2015年,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卖了4.3亿部,而其中由闻泰生产的手机达到了近6000万部,占比接近15%,国产一线品牌基本都是客户。闻泰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ODM制造商。

创业王者、顺利转型,全球第一,这些定语已经很牛了。但还缺少一个,那就是“上市企业”。

于是,2015年,闻泰科技通过先买股权、再置换资产的方式,最终在2017年实现了100%借壳中茵股份,登陆资本市场。

此时此刻,似乎也已经到了人生巅峰。但闻泰科技还是有隐忧的。那就是,公司DOM的产品大部分位于中低端,这就导致公司毛利率、利润率都不高。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利润2.5%。

于是,转型、第二曲线,就不停的萦绕在张学政的脑海里。

02 并购

2017年底,闻泰科技成立了合肥人工智能研究院,布局还是比较早的。而重磅转型,则始于2018年,闻泰联合两个资本方,以110亿元收购了安世半导体的部分股权,约为34%。

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恩智浦标准件业务部门,产品主要是分立器件,包括功率半导体、电容、电阻、二极管之类,用于通信、汽车等领域。2016 年中国财团以 27.5亿美元(约 181 亿人民币)买了过来,并更名为安世半导体。

分立器件的增长其实并不算快,过去二十多年基本保持4-6%的复合增速。其中,功率半导体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增速更显著。

2018-2019年,闻泰科技经过了一系列资本运作后,最终上市公司以98%的比例,控股安世半导体。此时安世半导体的估值为298亿元,比2016年财团收购时增值65%。

市场当时对安世半导体还是很看好的,觉得安世半导体有品牌、有技术,闻泰有丰富的ODM经验和销售渠道,希望可以实现1+1>2的效果,迎来快速增长。

于是,随着收购的确定性越来越高,资本市场也用真金白银来表示看好。从2019年初开始,到2020年2月末,14个月时间,闻泰科技的股价就大涨了8倍。

这个过程就非常A股。十年的机会,一年干完。一年的机会,一周干完。虽然2019年,闻泰科技的业绩还是超出了市场预期,但已经被过度透支。必须更强的业绩,才能维持预期。

而说到业绩,就需要花开两枝了。

先说下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在半导体方面投资还是比较大手笔的,收购了曼彻斯特、德国汉堡的晶圆厂,控股股东也在上海临港新建了晶圆厂。安世半导体的业绩,可以说是稳步增长。但由于下游汽车行业整体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安世的增长也出现了放缓。

2023年,半导体业务收入152亿元,同比下降4.85%,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下降35.29%。不过这不算大事。

对业绩带来关键致命一击的,还是公司发家的手机端ODM业务。一方面,下游手机整体销售疲软;但更重要的是,公司自己踩了雷。有一点,不信邪、就偏中邪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看一下。

2020年9月,市场流传 苹果将欧菲光从其供应商名单中剔除;这个被辟谣的传言,在2021年3月得到证实。而在此一个多月前,欧菲光则和闻泰科技展开了谈判。

欧菲光的厂房得找到下家,不然就砸手里了。而闻泰呢,ODM业务大部分是中低端手机,正好也想拓展苹果业务。双方一拍即合。闻泰科技把欧菲光旗下向苹果提供摄像头产品的资产,都买了过来。作价24亿元。

闻泰想着靠自己创业、转型积累的优秀能力,化腐朽为神奇,还不是手拿把掐。起初发展确实如愿,闻泰进入了苹果供应商名单,但没想到,被窝还没暖热,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2023年11月,闻泰公告显示,公司也被苹果剔除供应链了。

买来的资产,只能计提亏损。而且也许由于业务扩张带来的精力不够,公司的ODM业务,居然从第一名掉落了,不仅掉到了第三名,而且份额还在下降。

03 止血

公司之前期待通过几次收购,打造一个平台,所以也把ODM业务改名为产品集成业务,但没想到,几个业务反而互相连累。2023年,集成业务净亏损4.5亿元;2024年半年就亏损了8.5亿元。

ODM相关业务眼瞅着成为一个止不住的血包,但闻泰还是希望再坚持下的。闻泰官方公众号有篇文章,叫《坚持长期主义丨产品集成业务“做难而正确的事”》,称会“保持定力,坚定半导体+产品集成的双轮驱动战略不动摇。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2024年12月,闻泰也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考虑到公司半导体和产品集成都有不少海外客户,这个冲击还是不小的。公司也计提了商誉减值,导致2024年亏损30-40亿元。

山雨欲来风满楼,再扛下去,可能麻烦更大。于是,迫于无奈,闻泰开始瘦身,计划把ODM业务打包卖给立讯精密。

立讯精密作为苹果最忠实的合作伙伴,先后接了不少苹果供应链里的资产。所以,也是艺高人胆大。

四年前,闻泰意气风发成为欧菲光的白衣骑士;没想到四年后,自己却也需要白衣骑士的拯救。

回顾闻泰科技的沉浮来看,公司完美的开局,却得到现在的结果,确实令人唏嘘。

如果说公司做错了什么的话,除了资本运作中的一些不规范之外,在经营方面,与其说人为因素,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遭遇了横祸。被苹果剔除供应链名单、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都是重创。

这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在产业链中不是核心地位,如果在低毛利行业又没有核心技术,那遭遇压力基本也是早晚的事儿了。

这次瘦身之后,怎么看呢?

公司2024年半导体业务净利润估计在24亿左右,如果没有清单事件影响,回到30亿利润还是容易实现的。但清单事件之后,仍需要有一个季度来观察了。

这时候,我突然想,如果闻泰没有收购半导体资产,就沿着ODM业务继续扩大规模,是否市值会比现在大呢?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不过,正如歌词所说,杀不死你的将会让你更强大。对于闻泰而言,是要拿点勇气和实力闯过这一关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