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品经理之路
在职场上,我们总会经历过不少公司和不同的职位,这就导致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作者分享自己做产品经理的历史,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2005年春天,我即将硕士毕业,面临着职业选择的时候,我怀揣着早年中学时的梦想,只身来到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寻找自己的未来。
大学期间做过激光雕刻机、汽车刹车片策略系统的开发,有机械结构和嵌入式系统软硬件的开发经验,还是希望可以从事IT行业相关的工作。
自认为性格不太适合做销售,在应届生人才市场一次次遍历着各公司的岗位,忽然发现有个产品经理的岗位。这个岗位需要与各个部门的人沟通,是可以改变性格的岗位,貌似满适合的,于是便投一下简历试试看,竟然一次就成功了。这或许就是缘分,从此就走上了产品经理这条路。
最初职位名称是产品工程师,相当于产品经理助理。读研期间做了一些项目,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加上我又喜欢研究东西,所以也很快入门了。
05年在深圳做产品经理可以说在中国算比较早的一批,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能最早接受外国的理念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我入职的时候,公司已经是大陆工业计算机(IPC)的龙头。既然是龙头,产品要做成什么样的,很少有同行产品可被借鉴,这或许是公司需要真正产品经理的原因。
我们部门隶属于总工程师办公室,一共六、七个产品经理。大家各自负责不同的产品板块,如上架式19寸工业计算机、全长卡主板、半长卡主板、网络工业计算机和小主板等板块。我那时候负责小主板板块,包括3.5寸主板和PC104主板,后面又增加了无风扇整机板块。
在做产品经理过程中,我意识到如果想把控整个产品的节奏,真正能负责起来这个产品,实现产品的成功,需要对产品开发、生产、推广和销售方面足够了解。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还不足,于是申请了生产线和研发轮岗,生产线工作一周后,转到研发做了5个月的硬件工程师。
在研发的职位是硬件工程师,属于兼职。自己规划的主板自己开发,还是很有意思的,虽然是硬件工程师,因为是对项目负责,所以软件、BIOS也会了解,这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工业计算机的龙头,公司具有超前的眼光,特别重视市场和研发的连接,公司于07年成立了产品市场部,全面负责产品的市场工作,人员也扩充到四十多个。
我们那时候的偶像是苹果的Steven Jobs,大家会经常在一起研讨产品经理岗位职责,具体要干啥,怎么才能干好,未来的发展在哪里,也偶尔会开沙龙,搞头脑风暴等之类的活动,现在回想起来,还感觉历历在目,特别的有意思。
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回到了华东,进入一家全球安防行业龙头企业。
产品经理所在的产品部,经历过从市场部转到研发,从研发又回归市场的过程,也经历过孵化解决方案部,然后又和解决方案部分离、合并又分离的过程,以及解决方案部与销售部的整合等等变革。
不管如何调整,产品经历做的事基本没变,因为公司对市场把控的重视度一直都没变,而且是越开越重视。重心从单一产品向产品组合,向行业细分,向整体解决方案深入。
我一直期望自己可以深度感知刻产品的运作全流程,所以岗位也从产品经理、产品线经理、产品线总监走到解决方案经理、行业经理等。
我做产品经理的同事大多转去销售,也有部分走上纯管理岗。我是为数不多的坚守着产品经理岗位的人。
朋友都说我在坚守着什么,纯管理岗一般收入更高,其实我不是坚守什么,我需要扎根,有自己的根基,是想扎根在产品经营上,自己在产品经营上还需要继续磨练,此生能玩转产品足也!
我们抬头看,发现乔布斯、马斯克、雷军这些科技界的精英正是有着对产品的深厚情感和市场的准确把控,其公司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这些精英,我虽不能望其项背,但我近20年来在产品经营链条的探索,尤其是在行业龙头的经历让我对市场需求,产品规划,产品推广和市场推展上都有自己的见解,基本具备了把控一个产品或一个产品线运转的能力。
未来能够在某个新兴领域或方向上帮助某家有潜力的公司获得产品的成功就足够了。
本文由 @夜话产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