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下水,大众汽车计划扩大58亿美元与Rivian加强合作|海外日报
要点:
周五,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卢姆暗示扩大与 Rivian 的电动汽车合作关系,受此影响,Rivian(RIVN)股票上涨。布卢姆称大众可为 Rivian 提供 “巨大机遇”。自去年 11 月双方成立 “Rivian 和大众汽车集团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合资企业后,大众已在谋划扩大合作,布卢姆向德国媒体《明镜》透露,大众考虑与 Rivian 共享模块、整合采购量,且大众已计划为此合作投资高达 58 亿美元,Rivian 首席执行官 RJ・斯卡林格认为这是个 “有意义的财务机遇”。
Rivian(来源:Electrek)
观点:
目前,双方合作主要围绕软件支持,Rivian 凭借软件专业知识开发新的电动汽车架构,以驱动新的软件定义电动汽车(SDV)。Rivian 现有平台和软件堆栈由七个控制单元构成,而大众车型一般超 100 个。下一步双方或通过联合采购深化合作,此架构旨在降本增效。据悉,代号 “K1” 的全新超豪华三排座保时捷电动 SUV 和电动高尔夫继任车型将率先应用这一新架构。
要点: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绩斐然且动作不断。在新船下水方面,“比亚迪深圳号” 新滚装船正式离港,它可运载 9200 辆车,为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输船,也是比亚迪自 2024 年起推出的第四艘滚装船,此前的 “比亚迪探索者 1 号”“比亚迪常州号”“比亚迪合肥号” 运载量均为 7000 辆,且各有运营进展。销售业绩上,去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425 万辆,较 2023 年增长超 40%,涵盖多种车型,预计销量将超过福特、本田和日产等全球汽车巨头。
比亚迪合肥号(来源:Electrek)
观点:
在海外扩张上,比亚迪通过推出多艘滚装船助力海外业务,如上周启航载有 5000 辆新能源汽车的 “比亚迪合肥号”,比亚迪称其将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进程。这一系列行动彰显出比亚迪凭借出色销售业绩积极推进海外扩张战略的决心与实力,有望在 2025 年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不仅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国际化,还可能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要点:
Ram 品牌在车型规划上出现重大调整。备受瞩目的长续航版 Ram 1500 REV 电动皮卡项目宣告取消,该车型原计划配备 229 kWh 电池,续航超 500 英里(约 804.67 公里) ,Stellantis 通过供应商通知,决定搁置此长续航版本的生产计划,并要求供应商停止相关活动与���出。Ram 1500 REV 电动皮卡 2023 年推出,原计划有两种电池版本,其中 168 kWh 标准电池续航约 350 英里(约 563.27 公里)。另外,Ram 全电动皮卡发布时间从 2024 年底推迟到 2026 年,当前公司聚焦于 2025 年上半年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 Ramcharger,其由 92 kWh 电池和 3.6 升 V6 发动机驱动,目标续航达 690 英里(约 1110.43 公里)。
Ram 电动皮卡(来源:Electrek)
观点:
从销售及品牌动态来看,Stellantis 去年在美国市场表现不佳,整体销量下降 15%,旗下 Ram、Dodge、Jeep 和 Chrysler 等品牌 2024 年在美国的销量均显著低于上一年。此外,本周早些时候,Stellantis 旗下 Chrysler 搁置了备受期待的电动跨界车项目,而 Jeep Wagoneer S 和 Dodge Charger Daytona EVs 的首批车型终于抵达美国经销商处。
英国电信提供商 BT 集团作为英国最大商用车运营商之一,总车队规模超 27000 辆,承诺未来两年为商用卡车和货车车队新增 3500 辆电动汽车,使电动汽车总数达 8000 辆,打造英国最大电动汽车车队。
英国电信车队(来源:Electrek)
其计划到 2031 年实现完全净零排放,未来五年内将所有(或几乎所有)车辆电动化,公司高管认为来自福特、Stellantis、丰田和雷诺等品牌的新增电动汽车将助力为英国居民升级全光纤网络。
BT 集团首席财务官西蒙・洛斯称增加电动汽车使用对减少碳足迹、支持英国向绿色未来转型意义重大,且在扩大全光纤网络覆盖时有助于工程师快速连接客户。此外,BT 集团积极支持英国 2030 年禁售内燃机车辆提议,获政治支持者赞扬,政府也拨款支持零排放车辆推广。
大众汽车在意大利南部纳尔多赛道,由专业司机驾驶配备标准技术套件、210 千瓦(286 马力)的量产 ID.7 Pro S,在 5 至 15 摄氏度、模拟大城市高峰时段车速(平均时速 29 公里 / 小时)的条件下,以 86 千瓦时净电量的电池一次充电行驶 941 公里,超出 WLTP 最大综合续航 232 公里(32.7%),平均电耗 9.2 千瓦时 / 100 公里,相当于柴油车百公里约 1 升油耗,创造新的效率里程碑。
大众ID 7 Pro S(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其卓越效率源于出色空气动力学(风阻系数 0.23)和先进的 APP550 驱动系统(最大扭矩 545 牛・米,WLTP 电耗 16.2 - 13.6 千瓦时 / 100 公里,零百加速 6.6 秒,直流充电功率 200 千瓦,10 分钟补充 244 公里续航,10% - 80% 充电约 26 分钟)。ID.7 轿车和旅行版因空间舒适、续航长适合家庭与长途驾驶,据大众品牌负责销售等的马丁・桑德称,欧洲市场 ID.7 订单积极,销量超帕萨特,是品牌有意义的纯电产品,适合长途驾驶及作公司用车。
尽管近期一些引人注目的破产事件引发人们对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发展前景的疑虑,但本周中型电动卡车制造商 Harbinger 却凭借由摩羯座科技影响基金共同领投的 1 亿美元 B 轮大规模融资获得市场信任。
Harbinger电动卡车(来源:Electrek)
近几周,狮电、卡诺等新兴电动汽车品牌处境艰难,而厢式货车制造商 Harbinger 逆势上扬,凭借价值近 5 亿美元、共 4690 辆的订单推动本轮融资,其知名客户宾堡面包店及托尔工业公司(也是 B 轮投资者之一)等,还有老虎环球基金等其他重要投资者参与。
Harbinger 因具备远超其他电动车企更快达成重要里程碑、内部研发降本且资金利用高效的能力而极具投资吸引力。公司计划用资金提升产量满足订单,加强销售、客户支持与服务运营,联合创始人兼 CEO 约翰・哈里斯称公司正处快速增长阶段,专注扩大面向客户平台产量,资金将促收入增长,产品与适合电气化的细分市场契合度高,将助力 2025 年及以后的发展,自 2021 年成立已筹集 2 亿美元。
在汽车及汽车文化方面极具代表性的密歇根州,通过部署首辆 2024 款福特野马 Mach - E 全电动警车迈出未来一大步,该车分配至密歇根州警察国家安全行动部门,由制服武装警员负责兰辛地区国有设施执法安保。
Mach - E 全电动警车(来源:Electrek)
州警察局长格雷迪二世上校认为这是实时研究电池电动车巡逻性能的契机,当地巡逻里程少、速度低且有充电设施,适合测试。其精准驾驶部门因年度警车评估闻名,此前测试中电动汽车表现出色,但州警此前对纯电动车持谨慎态度,精准驾驶部门指挥官达林顿中尉表示自 2022 年测试,至今车队仅混合动力车为替代燃料车辆,加入此电动车可长期研究其性能,探索降本及广泛应用可能。如今,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加利福尼亚州等众多州一样部署电动巡逻车以节省燃油和维护成本,未来还会有更多州跟进。
Electric Mini Cooper van
这是一辆 1962 年生产的极为罕见的 “平屋顶” 款式 Mini Cooper 厢式货车。该车辆的涂装,精准复刻了 Cooper Car Company 原赛车队备用厢式货车的样式,系由迈克・库珀慷慨出借。
Electric Mini Cooper van(来源:TopGear)
此厢式货车搭载了一套具备独特优势的电动动力系统,其显著特点在于可由用户自行在家中完成安装操作,且该动力系统能够输出 135 马力的强劲动力。
Electric Mini Cooper van(来源:TopGear)
该车辆的电动改装工作由位于牛津郡的 Electrogenic 公司负责实施。值得一提的是,Electrogenic 公司在汽车改装领域颇具建树,除了此次针对 Mini Cooper 厢式货车的改装,还提供路虎、保时捷 911 等多个品牌车型的改装套件。近期,该公司公布了一项针对初代马自达 MX - 5 的电动改装项目,引发行业关注。此前,该公司所推出的电动捷豹 E - Type 在美国市场取得了畅销佳绩。
Electric Mini Cooper van(来源:TopGear)
其中,针对 Mini Cooper 的改装套件,其独特之处在于支持自行安装。这一模式类似于美国通用汽车的 “板条箱 V8 发动机”,消费者只需通过网络完成订购,随后依照既定步骤进行操作,便可完成动力系统的换装。具体而言,该改装套件的价格体系为:90 马力的套件售价为 2.5 万英镑(此价格需另加增值税),135 马力版本的售价则为 3 万英镑(同样需另加增值税),且上述价格均不包含捐赠车辆。
从成本与环保维度审视,该改装方案价格相对较高,并且考虑到电动汽车大部分碳排放源自电池生产过程,此方案在环保层面并非最优选择。然而,对于部分不希望耗费精力对老旧车辆进行复杂修理维护的用户而言,这种改装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经典车型的实用性。将经典汽车美学风格与便捷操作理念相结合的改装模式,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其中,支持用户自行操作的 DIY 改装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家用汽车改装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封面来源 | Electrek